□ 陳宜萍 李曉玲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環境和銀行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創新能力成為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制約因素,成為推動其經營管理戰略轉變的關鍵所在。中信銀行的歷屆領導層,尤其是以陳小憲行長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深諳此理。故此,18年來,中信銀行始終把金融創新作為經營中的重要一環,常抓不懈。尤其是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在市場開拓和產品創新上煥發出新的活力,各種獨具特色的品牌產品開始活躍在市場最前沿。以創新保持傳統業務優勢,以創新拓展零售業務市場,以科技創新支撐業務發展,是中信銀行提升競爭力,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法寶。
以創新保持傳統業務優勢
面向企業的對公業務是中信銀行的傳統優勢業務。一直以來,中信銀行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在公司銀行業務、資金資本市場業務和國際業務方面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業績位居我國商業銀行前列,有目共睹,業界公認。
如果推開中信銀行2005年業務創新之門,我們會清晰地感受到中信人那種“敢為天下先”之舉,讓我們再一次去見證他們的自信與勇氣、較量與實力吧。
2005年3月31日,在12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參與競標的中央財政非稅收入收繳代理銀行競標大會上,中信銀行憑借陳小憲行長精彩的演講以及代理經驗豐富、管理水平高等明顯優勢獲得了評委的青睞,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一舉中標,這一勝利是對中信人競爭實力的一次全面檢驗,也是各家商業銀行公司銀行業務實力的一次較量。
早在2001年,中信銀行就積極參與國家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2002年成為中央財政非稅收入收繳業務首批代理銀行。一直以來,中信銀行在該項業務中不斷獨辟蹊徑,以創新的思維、超前的意識、熟練的技能、優秀的服務贏得了財政部和廣大中央單位的一致認可。四年的代理實踐經驗和無一筆差錯的記錄為中信銀行再次中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中信銀行總分行先后中標代理財政業務19次,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獲得多個較為重要的代理銀行資格,包括中央財政政府采購資金直接支付代理銀行、中央財政非稅收入收繳代理銀行資格,以及全國等9個省市的國庫集中收付業務代理銀行資格。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信銀行成為我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主體工程銀團貸款的成員之一,譜寫了中信銀行銀團貸款史上新的篇章。該銀團貸款是迄今為止我國銀行界對單個建設項目提供的金額最大的銀團貸款,中信銀行以5億元的貸款份額全部投入到東線水源建設中。南水北調工程舉世矚目,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建設項目,中信銀行能積極參與到這一項目中來,凸顯了其處理大型項目貸款的能力和影響力。
我們從中信銀行的“履歷表”中發現,中信銀行是國內較早涉足銀團貸款的商業銀行之一,在銀團貸款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與境內外主要商業銀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成立之初就參加了英法海底隧道項目的銀團貸款,是中國參與融資的兩家銀行之一,由此在國內銀團貸款市場上聲名鶴起。在以后的幾年里,中信銀行憑借較強的業務能力參加了多項重要銀團貸款項目。1996年,作為牽頭行、代理行的雙重身份安排了伊朗德黑蘭地鐵項目的融資,中信銀行的融資額度達5000萬美元;2003年,作為亞洲惟一參與行參加了芬蘭諾基亞總公司20億美元循環信用額度的銀行貸款,等等。
如果說公司銀行業務是中信銀行具有絕對優勢的傳統業務,那么其資金資本市場業務、國際業務在業內也始終占據著創新的領先地位。
2005年5月18日,隨著中信銀行交易員的鼠標在電腦屏幕上輕輕一點,中信銀行以首批做市商身份成功完成了在中國外幣買賣系統的交易,并以首日交易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位居商業銀行前列。一年前,中信銀行被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選定為首批10家外匯做市商銀行之一,獲得了與7家國際知名金融巨頭在外匯買賣業務這個金融舞臺上“同臺競技”的入場券,也是國內3家獲此殊榮的中資商業銀行之一。
在國外,外匯做市商一般都是由在某一貨幣上比較有優勢的金融機構擔任,因為它承擔連續報價的責任,并有實力滿足其他會員銀行對某一貨幣的需求。據悉,當時從規模上看,中信銀行在10家試點銀行中是最小的一家銀行,擔任做市商存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但面對市場商機,他們以其經過多年歷煉的創新精神和豐富的外匯業務經驗,迎難而上,又一次開創了中信銀行外匯業務史上的創新之舉。
此外我們還清楚地記得,中信銀行1987年成立時即獲準經營外匯業務,是國內最早允許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之一。1995年,中信銀行為國有企業向國外出口生產線項目提供貸款993萬美元,是我國首次以出口買方信貸方式提供貸款的銀行,以后還多次代理中信公司在海外金融市場上進行融資。同時中信銀行在開立銀行保函方面,以操作規范、富于效率而享有很高聲譽。近年來,他們積極引進福費廷、國際保理、風險參與等新型的國際結算品種,并積極開發保險后押匯、匯款融資、非證打包、出口應收賬款結構性融資等融資產品,在為客戶提供資金融通,幫助客戶規避風險,開拓國際市場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面對企業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中信銀行不斷加大對公業務的創新力度,以創新促發展,由此開發的物流融資業務、出口退稅質押打包貸款等成果不僅是中信銀行業務創新史上的濃墨重彩,更是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業務中的亮麗風景線。
這些承載著中信人積極參與國家改革和建設的歷史記錄,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是中信銀行對公業務綜合實力的明證。
以創新拓展零售銀行業務市場
在中信銀行2005年年初的全國分行長會上,新一屆領導班子做出了一項重要決策,明確提出: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實施零售銀行戰略。用三年時間將零售銀行業務占比提高到20%-25%。為此,一向以對公業務取勝的中信銀行,今年要將主要目光轉向在其存款結構中只占10%的零售銀行業務,不能不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
面對目前零售銀行業務比較薄弱的情況,中信銀行立足實際,在深入分析業務結構、品牌構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采取市場細分策略,以實施公司聯動、產品拉動、專業促動和全員推動等營銷方案帶動零售銀行業務的發展,已成為這屆領導班子的共識。
銀行卡作為零售銀行業務的主要產品之一,即是銀行和客戶之間的載體,也是維系銀行服務的紐帶。盡管現階段中信銀行卡的市場份額還不太大,發展信用卡業務前期需要投入的還很多,中間業務的創新任重而道遠,但他們義無反顧地把發展銀行卡業務和中間業務作為出擊零售市場的“重拳”,把優化產品功能,增強產品親和力,豐富產品內涵作為提升服務品質首要考慮的內容。
進入2005年,他們厲兵秣馬,快馬加鞭,不僅將中信借記卡“理財寶”的一卡多賬戶、一卡一折和國際借記卡的功能加以整合,實現更便于客戶識別的“三卡合一”,擬推出喻意“一帆風順、人生揚帆”的“風帆卡”,而且在銀行卡市場細分的創新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4月,在中信理財寶基礎上設計開發的“中信溫州人卡”在溫州正式推出,這是全國首張專門為溫州籍人士度身定做的銀行卡。該卡的推出使銀行服務首次冠以“溫州人”品牌,為“溫州人現象”在金融領域又增添了新亮點。“中信溫州人卡”被喻為溫州人的第二張“身份證”。
9月,中信魔力信用卡在北京閃亮登場,這一專門針對年輕時尚女性的信用卡在卡版設計、制作技術和增值服務等方面實現了多項創新,充分展現了目標客戶群獨特的個性化特征,同時體現了對女性的關愛和呵護。VISA國際組織授予中信魔力卡“最具風尚女性信用卡獎”。
不僅如此,中信銀行在銀行卡業務的開拓上,善于出擊市場,亦有許多不凡之舉:
1999年,中信銀行首次在國內推出中信借記卡,是國內最早發行VISA ELECTRON的銀行之一;
2002年,以復合式智能理財著稱的中信借記卡“理財寶”品牌被國家工商管理局正式批準為國家注冊商標,成為國內金融產品的首家注冊商標;
2003年,成功推出“中信STAR”信用卡品牌,同時作為全國首張可選卡樣的信用卡,該卡還獲得2003年度威士國際組織“杰出產品設計獎”,并于當年成為國內VISA白金卡的第一大發卡行;
2004年,是全國第二家推出銀聯標準借記卡的商業銀行;
2005年,在工商管理類和金融服務類上獲得了“理財寶”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等等。
不久前,在普天同慶神舟六號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的大喜之日,又傳來了中信信用卡累計發卡成功突破100萬張大關的喜訊,它標志著中信銀行在競爭激烈的信用卡市場中拓展了一片發展空間,盈利能力、品牌形象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高。
如果說銀行卡業務近年來為中信銀行的零售銀行業務增加了許多亮點,那么“要出國,找中信”似乎也已經在人們的腦海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跡。1998年,中信銀行在發展零售中間業務中突破傳統理念,針對我國每年有大量因私出境人員辦理簽證的市場潛力,與美國使館合作推出了代收美國使館簽證申請費和代傳遞簽證資料業務,可謂是國內商業銀行的“一枝獨秀”。
伴隨著開辦的一系列駐華使館業務的不斷擴大,2002年,中信銀行以為客戶提供便利、周到、全面的專業服務,樹立和推廣中信出國金融的特色服務,實現“一站式”出國金融服務的理念,為客戶提供以代理使館業務為核心,個人購匯、國際匯款、代售代兌旅行支票、代售境外保險、代訂機票等一系列出國金融服務。可見,中信銀行在做強、做實出國金融服務業務上又沖在了國內商業銀行的前頭:
2000年,中信銀行獨家代理伊朗使館收取簽證申請費業務;
2001年,成為國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首家境內居民因私購匯業務試點行,同年在國內首家推出出國留學保函業務;
2002年,開通赴德代傳遞快速通道,同年開辦代收南非使館簽證保證金業務;
2004年,開辦意大利、新加坡、日本使館的代傳遞簽證申請資料業務和新西蘭使館個人留學貸款資信證明業務。同年,受美國駐華大使館及總領事館簽證信息服務中心委托,獨家代售“簽證信息服務中心密碼預付卡”。
2005年,該行把出國金融服務業務在細分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加以整合,推出“中信出國全程通”品牌服務,以較高的品質、豐富的內涵進一步提升出國金融服務的品牌效應。
如果我們沿著近年來中信銀行卡和出國金融服務業務的創新和發展軌跡追尋其零售銀行業務發展趨勢,可以預見,面對社會財富結構的巨大變化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信人創新零售銀行產品的腳步將進一步加快。目前,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的增長勢如破竹,主要業務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一發展態勢不僅已在業界引起了震動,就連英國《銀行家》雜志主編Mr.Stephen Timewell先生來北京采訪陳小憲行長時也提出了:“三年后中信銀行是否成為零售銀行?”。面對這樣的問題,陳小憲行長坦然作答:“能否成為零售銀行要靠實踐來證明,三年后,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一定會站在中國零售銀行的前列”。
以科技創新支撐業務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早已成為決定現代商業銀行穩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為此,伴隨著客戶對銀行需求的不斷高漲,銀行傳統業務利潤的空間縮窄,以創新業務產品推動銀行信息化建設,以升級系統功能完善銀行管理信息系統,以先進信息技術提升銀行金融產品的含金量,是中信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共同選擇。
今年以來,中信銀行針對經營戰略調整后的新情況和市場發展的新要求,以全力支持重點客戶、高端客戶為突破口,結合市場開發和經營管理的需求,加大了業務發展急需的應用系統項目的開發和完善,努力推動和支持業務主線部門根據市場需求驅動金融產品創新,不斷提升原有產品的服務功能,使信息技術和銀行業務在實踐中并駕齊驅。
5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總分行資金交易系統,是中信銀行順應我國匯率體制改革要求和業務發展需要自行開發的。通過該系統中信銀行可進行包括本外幣資金拆借、即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指令交易、貨幣掉期和遠期結售匯等多種業務品種的交易。這一系統的推出不僅使該行在總分行之間建立了一個自動化的電子資金交易平臺,提高了交易效率,優化了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為向客戶推出更多的資金產品以及利率/匯率風險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系統保證,極大地提高了該行為客戶服務的風險管理水平和業務盈利能力。
財政國庫管理信息系統是中信銀行“銀財通”業務強有力的信息支持系統。該系統在今年該行再次中標中央和地方非稅收繳業務代理行資格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財政改革伊始,中信銀行就成立了財政業務信息系統開發與技術支持工作小組,確保了所代理財政項目資金支付和收繳的準確性、信息反饋的及時性。幾年來,他們針對該業務開展的不斷深化進一步開發和完善該系統多種功能,使財政業務處理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完全達到了標準化、規范化和參數化。
中信貴賓理財業務支持系統于9月27日在總行營業部投入試運行。該系統在每天處理的業務信息中,能有效地為客戶經理提示新增的貴賓客戶、新發現的潛在優質客戶和有價值客戶。在為客戶經理提供優質客戶的存款、貸款、負債、基金等各類金融賬務信息的同時,還能及時更新相關信息,滿足一線理財中心客戶經理服務中高端貴賓客戶的需要,以及管理部門對個人理財業務的管理需求。
不僅如此,中信銀行十分重視以網上銀行、呼叫中心、自助銀行等創新金融產品和創新金融服務為代表的電子銀行體系的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公司網銀、零售網銀、辦公網和電話銀行的投入,相繼推出了網上銀行服務系統和辦公網的升級版,從技術上支持業務部門規范和發展網銀客戶,使網上帳戶數、交易筆數和交易量大幅增長。目前網上客戶遍及財政、稅務、海關等國家部門、證券公司、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公司、連鎖零售企業和個人客戶。
此外,該行在加強生產應用系統、前端渠道服務系統、金融服務支持系統建設的同時,還加快了風險控制與管理系統、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以及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步伐。
據悉,今年以來,為逐步建立全面科學的財務管理評價體系,該行啟動了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該系統的建成將使該行的財務會計管理實現全行財務系統平臺和財務管理數據的集中,以及分行財務核算和傳票保管的集中。
為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強化內部管理,該行正加緊開發信貸風險管理系統和風險評級系統。這兩個系統的開發將實現授信業務流程、風險管理的電子化、信息化,屆時中信銀行的業務效率、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評估技術能力將得到全面提高。同時,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該行還全面啟動了數據倉庫以及資產負債管理系統的建設。
目前,該行已擁有完整的業務處理信息系統,實現了以分行為賬務和業務處理中心、全國聯網的模式,組建了覆蓋各個主要業務方面的信息系統,形成了以核心帳務系統為主,以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自助服務設備為輔,與傳統柜臺渠道相配合的業務格局。
創新是中信銀行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中信銀行發展的靈魂。今天,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商業銀行之一的中信銀行,已經走上了一條用創新引領業務發展,不斷探索金融產品和服務新領域的發展之路。我們堅信,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挑戰,面對現代商業銀行生存與發展的一系列新課題,充滿勃勃生機的中信銀行一定會用他們的智慧,為客戶創造更多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