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昨天在“2006中國金融高峰會”上透露,籌建中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獲得國務院批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成為面向普通大眾提供基礎性服務的金融機構。
蔡鄂生稱,當前銀行業改革的總體態勢很好,尤其是郵政儲蓄改革穩步推進,目前籌建之中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得到國務院批準。
據了解,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在保留利用郵政網絡基礎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網絡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面向普通大眾,特別是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性金融機構,并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隨著今年12月國內銀行業市場全面開放和中外資銀行全方位競爭時代的到來,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此,蔡鄂生指出,銀行業還要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機制;要堅持創新與引進相結合,提高銀行業競爭力和服務水平等。
蔡鄂生還介紹說,截至2006年4月末,我國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8萬余家,銀行業總資產接近40萬億元人民幣。截至2005年底,資本充足率達標銀行已達到53家,損失撥備缺口也降至6274億元。
相關新聞:郵儲銀行將政企分開首次放貸向第五大銀行轉變
中國郵政總局龐大的儲蓄部門已首次開始發放貸款,此舉旨在幫助該部門為向國內第五大銀行轉變做好準備。作為讓郵政儲匯局成為一家獨立銀行的準備措施之一,銀監會允許它嘗試性地向農村地區客戶提供小額貸款。郵政儲匯局將變成“社區銀行,做小額貸款”。
相關新聞:三省郵儲首試小額放貸一直以來,中國郵政儲蓄“只存不貸”,其吸收的存款被轉存到央行,央行支付轉存利息,郵政儲蓄就利用該利率遠高于郵政儲蓄系統支付儲戶的利率帶來的利差,坐享巨大的無風險利差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