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30日《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即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簡稱CEPA)正式簽訂。它不僅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將會給內地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內地的會展經濟在CEPA背景下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一、CEPA簽訂對內地會展業發展的現實挑戰
按照CEPA條文規定,香港會展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后即可在國內設立獨資公司,并可獨資辦展。并且在CEPA簽訂的兩個月之后,原本需要通過在香港注冊并實際經營三年才能以香港公司名義進入內地的外資公司,也可享有與香港公司一樣在內地的獨資辦展權。會展業是CEPA簽訂后的受惠行業之一,國際展覽業的巨頭們現在也不再需要通過在香港過渡一段時間再進入內地,而是直接在國內注冊獨資公司,享受與國內公司相同的國民待遇。博聞、法蘭克福及勵展等國際大公司已在港設立了公司,并極有可能會收購香港公司,經過一年過渡后,便可享受CEPA的優惠。
香港以其發達的服務業著稱,單在會展業方面就遙遙領先于內地。具體而言,香港的優勢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總體上的制度性優勢。香港經濟與世界經濟是接軌的,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制、稅制和貨幣金融制度使之對市場經濟制度的改變,包括工資制度和金融監管制度等,均能做出及時的調整。二是在總體上的非制度性優勢。香港在引進世界先進人才、資金和技術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三是在具體領域反映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所具有的比較優勢。香港在基礎設施、若干產業或行業(如金融、法律、會計以及旅游、工商業資源和物流等)的發展程度和服務質量上,以及居民的生活水準上,均有領先優勢。
由此可見,面對外來的強大競爭對手,CEPA的簽訂會給處于起步階段的內地會展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表現在三點:其一,由于內地的會展業剛剛開始重視會展業的發展,各級管理部門對會展業這個新興行業缺乏相關的法律和規范,這對規范整個市場是極為不利的。其二,各個會展公司由于剛建立不久因而在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再加上本身及周邊配套設施的整體服務水平與國際標準相比差距較大,在國內外客商中造成了不良影響,以致內地會展公司客源的嚴重流失。其三,原本就擁有大量的會展專業人才的香港會展公司,在進入內地后,由于需要在內地擴大業務會聘請內地會展行業的優秀人才,而這會造成原本就缺少了解國際慣例、掌握外語、精通會展的策劃與組織、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會展人才的內地會展公司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
二、CEPA實施給內地會展業帶來的有利機遇
CEPA的簽訂給我們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次良好的機會通過借鑒香港的優勢來提升內地會展業的整體素質,因而外資公司的進入對國內展覽業來說是利大于弊的。CEPA將為內地會展業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大大加快國內會展業市場化進程。目前內地的會展業有著長期依賴政府的思想,政府掌握著對展會的審批,并可有權對其進行多方面的控制。而香港的會展業是依照市場化規則運作的,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題,香港會展企業的介入,既增加了內地會展市場的競爭,也將促進內地會展業市場化的步伐,有利于內地會展業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
第二,能夠促進國內會展業行業規范的健全,使會展有法可依。內地會展業存在的問題大多是由于會展業管理混亂,相應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造成的,香港會展業以其市場化的運作體系贏得了經久不衰的成就,尤其是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給內地會展業樹立了榜樣,CEPA必將促進內地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盡快出臺相關管理法規,使內地會展業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使內地會展業走向成熟。
第三,幫助國內會展業提升服務水平、促進經營理念的轉變以及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特別是專業人才的培養。長期以來,內地的會展公司在這些方面做的是不夠的,而香港的會展業有著服務意識強、經營管理不斷創新、高程度的中介和市場化的社會配套服務水平,并擁有經驗豐富的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的優勢,在CEPA實施后,將使內地會展業的標桿更加明確,從中吸取有益經驗,使整個行業趨于成熟。
CEPA的實施將使內地的會展市場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發展,并且能夠促使內地會展業快速成長起來。從整個會展經濟的角度來看,會展行業還能夠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會展理念、技術和品牌,能更好地發揮會展的平臺功能,促進其他行業的發展,使會展在經濟活動中的帶動作用日趨顯著。
三、CEPA運行背景下內地會展業的發展對策
我國內地會展公司與香港及國外的會展公司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具體表現在場館規模、組織管理、專業人才、展會品牌等方面。同時需要指出各自又有不同的優勢。海外跨國展覽公司的優勢在于擁有比較完備的營銷網絡、充足的資金、人才以及豐富的組織、管理經驗;而中國內地的展覽組織者擁有充足的地緣優勢、國內的客戶資源、熟悉中國市場情況、并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服務經驗。
在CEPA運行的大背景下,我們應當如何來抓住港資和外資企業的進入帶來的機遇、面對它們帶來的挑戰呢?
首先,了解雙方優劣,與之進行優勢互補。應當對內地及國外的會展進行正確的定位,不能一味地對香港及其他地區會展公司的進入表現出惶惶不安,相反,可以在了解我們自身優勢同時,通過與外來會展公司的合作來學習他們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成熟的運作制度來彌補國內會展業現存不足。
其次,細分內地市場,不同地區之間進行優勢整合。對于外來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不能完全實行拿來主義,而是通過學習形成內地自己的會展特色。以內地的幾個高等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為例,它們所具有的良好配套設施,如交通、信息平臺,都是對會展活動的順利進行的保證。因此,在面對外來的會展公司,我們可以通過整合自身資源來抵御巨大的行業競爭。
再次,引進和盡快培養出國際化的會展人才。由于內地的會展業剛剛起步,內地會展業的人才教育培養也明顯滯后于香港以及國外。然而,會展人才恰恰是整個會展業的發展核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會展的外圍人才也就是基本設施工作人員并不是我們所缺的,現在內地所急缺的是國際化的會展管理人才,會展管理所要求的管理人員、項目經理需要具備很好的服務精神、寬闊的思路、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預見性以及熟練的外語等多方面綜合素質。因此,在抓緊發展內地會展業的同時,應盡快培養我們自己的國際化會展人才,以使內地的會展業真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總之,CEPA的簽訂并不只是給香港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更是給內地的經濟特別是會展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我們要充分把握這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充分利用與香港以及國外會展公司的合作機會,學習他們豐富的辦展經驗和技術,最終使我國內地的會展業趨于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