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國際金融界的權威雜志英國《The Banker》(銀行家)在京首度發布了“中國銀行業100強”排行榜,中信銀行憑借213.4億元的一級資本位列中國銀行業第七位,同時在資產排名、最新平均資本利潤率排名中亦位列第七,尤為可喜的是,中信銀行的最新實際利潤增長率排名位居所有上榜銀行的第二位,成本收入比指標在所有上榜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表現最好。
英國《銀行家》雜志是一本全球性銀行家的雜志,它每年向全球公布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榜不僅是世界最大1000家銀行綜合實力的展現,而且是《巴賽爾協議》衡量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已被視為評估世界銀行業和各家銀行綜合實力的標桿。2006年是英國《銀行家》雜志創刊80周年,在這一重要的日子里,首次對“中國銀行業100強”進行座次排行,并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意義重大。據有關資料顯示,此次首度發布的“中國銀行業100強”排行榜是在去年該雜志5月期中《中國最值得投資的銀行》一文所附錄的50強榜單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所獲得的信息來自該雜志一年一度的“全球銀行1000強”調研,以及在英國和中國所進行的調查。此次進入100強的國內銀行包括國有銀行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城市商業銀行65家,農村商業銀行11家以及其他8家。
該排行榜顯示,“中國銀行業100強”是以一級資本額從高到低的排序定位,同時也對資產、最新資本資產比、最新實際利潤增長率、最新平均資本利潤率進行了排名。中信銀行以2005年末不俗的業績位于“中國銀行業100強”排行榜的前列。中信銀行取得如此好的排名是2005年全行萬名員工在以陳小憲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奮力拼搏的結果。
2005年,中信銀行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監管要求,遵循“效益、質量、規模協調發展”的目標,以轉變經營管理理念,樹立風險管理文化為根本,取得了業務發展、結構調整、資產質量、市場影響和內控管理的五大突破,經營業績實現了跳躍式增長。不僅在國內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排名大幅提升,而且在國際權威評級機構中的最新評級展望中也獲得了“穩定”的評級認定,實現了質的飛躍。截至2005年末,中信銀行稅前利潤創歷史新高,在提取資產損失準備后,達到54億元,凈利潤增長38%。在不含核銷因素的情況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首次實現雙下降,尤其是不良貸款率降到了國內銀行業平均水平以下,達到國際良好銀行標準。資產總額突破6000億元,資本增長大大超過了資產增長,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均在國內銀行業增長的平均水平之上。資本充足率一舉達到我國資本監管要求。
不僅如此,中信銀行完善了公司治理組織架構,修訂了《中信銀行章程》,健全了董事會和監事會,在改善公司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更名“中信銀行”,樹立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擴大了社會影響;在防患固本工程中,中信銀行全面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成效顯著,全年未發生一起金融案件;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中信銀行不斷贏得一場又一場營銷攻堅戰,信用卡發卡量實現歷史性突破,以“風帆卡”、“溫州人卡”、“魔力信用卡”為代表的零售業務產品設計時尚、功能完善、內涵豐富、品質不凡,有效推進儲蓄增長邁上新臺階;“短期融資債”發行碩果累累,“銀財通”、“關貿e點通”等對公業務品牌產品隆重面世,托管業務實現零的突破,國際業務更上一層樓,資金資本市場業務增長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中信銀行以創新業務產品推動銀行信息化建設,以升級系統功能完善銀行管理信息系統,以先進信息技術提升銀行金融產品的含金量,有效地支撐各項業務的穩健、快速發展。中信銀行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上。
面對今天所取得的優良業績和較好的排名,中信銀行對未來充滿信心。一方面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轉變經營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強化內部管理,以更好的業績回報股東和社會。另一方面,以“中國銀行業100強”排行榜為動力,積極參與全球性競爭,嚴格會計準則,堅持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度,保護存款者和投資者利益,加強風險管理,繼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速金融和技術創新,注重人才培養,努力使中信銀行成為一個既富有激情、充滿活力,又不畏艱難、敢于戰斗的團隊,成為一家在不遠的將來走在中外商業銀行競爭的前列的現代商業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