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4日,山東省首屆節博會在濟南落下帷幕。17市在節博會的精彩表現,讓參觀者為之叫絕。各市的“絕活”是怎樣練成的?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泰安、濰坊、煙臺帶隊前來參展的經貿委負責人,讓這些大管家們揭秘“絕活”練就過程。
泰安:老企業發新芽
一提到老企業,給人的感覺是技術落后、機構臃腫、包袱沉重,但泰安市經貿委主任王光鋒卻不這樣認為,只要善于變廢為寶,善于改革創新,老企業發新芽,照樣能吆喝一番。
泰山玻璃纖維廠,用5種石頭做原料,經過一系列加工,變成玻璃水。他們將原來副產品,進一步加工成玻璃絲、玻璃布、玻璃鋼等,僅玻璃纖維無捻粗紗織布一款產品,填加到井蓋、汽車外殼中,除了可以抗腐蝕、防老化外,還可以增強硬度,成為汽車廠家的搶手貨。這個泰安的老企業,由于有了玻璃水的變廢為寶,現在紅紅火火,煥發出第二春。
濰坊:拉長產業鏈
濰坊是較早將循環經濟與產業鏈發展相結合的地方。濰坊市經貿委副主任李玉軍接受本報專訪時告訴記者,目前濰坊的80%工業產值,來自五大產業鏈,因為產業鏈企業之間生存關系明確,各企業只有在節能降耗上使勁,讓成本降下來,才有可能獲得產業鏈上的生存地位。
李玉軍列舉的五大產業中,機械裝備、紡織服裝、海洋化工、造紙包裝、食品加工榜上有名。濰坊在機械裝備行業的冒頭,讓業界為之叫絕。濰柴動力,成了動力行業老大;北汽福田,僅一個諸城車輛廠,就年產輕卡25萬輛,輕卡全國老大又非它莫屬。因為濰坊當地機械配套能力強,濰坊新注冊的福田重工,專門生產收割機,一下子占有了全國收割機市場70%的份額。
有了機械裝備產業鏈的成功先例,濰坊知道了循環經濟不是簡單地增加成本的節水、節電。濰坊將紡織服裝里的新郎、耶莉婭、孚日家紡、海龍等,海洋化工里的海化集團、亞星化學等,造紙包裝中的晨鳴紙業等,進行了包裝和產業鏈延伸。
煙臺:1000萬獎勵循環經濟
“煙臺的循環經濟起點高,動作早,全省首家拿出1000萬元獎勵循環經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煙臺經貿委副主任姜明開門見山告訴記者。
煙臺將循環經濟上升到區域產業鏈條中來。“有了產業鏈條,還必須有重點項目推動。”姜明告訴記者,今年煙臺重點實施40個循環經濟項目,計劃總投資額55億元。重點項目包括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產業、新能源等行業。其中包括煙臺正海的廢酸液提取、蓬萊海洋生物的葡萄籽深加工、安德利果渣生產醫用果膠、富而達的海水空調等前景不錯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