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最近,千萬平方米的商鋪展覽盛宴在杭州結束。作為杭州今年的第三場房交會,2006年中國(杭州)第四屆商鋪展覽會算得上是波瀾不驚,但是,透過會展上的種種看似平常的現象,仍然能夠感覺到一些新的市場訊息。
調控中投資客有意轉向商業地產。本屆商鋪展沒有統計精確的成交數據,但據一直駐守現場的承辦單位浙江聚能房地產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反映,展會上的人氣還是比較旺的。從參展數與參觀數來看,這屆商鋪展應當算是成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屆商鋪展托了新一輪宏觀調控的福,住宅投資難賺錢了,人們自然會轉向基本不受調控影響的商業地產。從本屆商鋪展上各參展開發商的宣傳包裝可以看出,開發商們也鼓足了勁,打算在未來一段時間好好唱戲,爭做樓市主角。
投資客多數顧慮商業地產投資風險。“雖然愿意坐下來談談的客戶很多,但是真正下單的人并不多,許多人都十分猶豫,因為他們大多是買鋪來投資的,不是自己做生意的,對于一間商鋪究竟旺不旺、會不會旺心里面沒底。”“中原國際小商品城”項目的銷售專員這樣認為。
確實,在樓市投資當中,最難把握的就是商業地產的投資與選擇。在過往的10余年中,樓市中商鋪的財富效應雖然十分明顯,但商鋪的風險效應也同樣嚇人。來自義烏的一位參觀者計觀華先生說:“我們一圈投資房產的有幾十個人,我們在住宅投資上從沒有失過手,無非是多賺少賺的問題,但是買商鋪就不一樣。選到好鋪的,那真的是一鋪旺三代,但是選得不好,不但沒錢賺,而且虧本賣出都沒人要。”
本屆商鋪展吸引了來自省內外80多個商業項目參展,除了市區的住宅底商,很多都是動輒幾十萬平方米的商業中心和專業市場。這一類的商鋪在選擇上尤其難以把握。投資客們一般認為,這類大型的商業物業,基本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因此,證明自己是極有潛力的商業地產,成為了本屆商鋪展上一些商業項目不得不做的工作。這些商業地產大多喜歡用已銷售量及品牌企業入駐量來說話。至少有三家企業在商鋪展上打出了“沃爾瑪”的招牌。
浙江投資客資本效應日益明顯。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的省會,杭州不但是浙商的必爭之地,更是省外開發商的理想招商之地。在本屆商鋪展上,這一點顯得分外突出———除了省內的安吉、桐鄉、諸暨、嘉興等地以外,來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蘇、江西、安徽、海南等地的多家知名商業房產企業紛紛設展,是省外項目參展最多的一年。
此次來杭招商的南京國際化工商貿城是中國最大的化工商業交易市場,背靠南京六合化工生產基地,采取“前店后廠”的運作模式。開發商南京華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勤思說,商貿城的招商范圍遍及全國,杭州及浙江是招商重點。“浙江的化工產品交易非常活躍,在全國排在前幾位,而且浙江本地的化工生產廠家很多;另外浙江人熱衷于投資,在專業市場的招商和運作上有很多好的經驗和實踐。”
商業地產市場供求雙方存在較大需求錯位。與以往數屆商鋪展不同的是,本屆商鋪展上,專業市場唱起了主角。據統計,以項目數計算,參展的項目中有一半以上是專業市場項目。這些專業市場項目銷售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旺的鋪位前是咨詢客戶絡繹不絕、洽談專區人滿為患,差的商鋪前是門可羅雀、工作人員紛紛打瞌睡。“商業地產市場上,供求雙方存在較大的需求錯位由來已久,只是現在更明顯了。這也是為什么杭州一些寫字樓賣得比住宅還便宜的原因。商業地產本身需求量有限,是純投資品,投資客挑精揀肥是很正常的。”一向研究樓市數據的省統計局城市調查隊有關人士這樣下結論。(黃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