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會展業的發達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四年后的世博會更是讓上海成為萬眾矚目的會展中心。據有關方面估計,為期184天的世博會期間,將有7000萬海內外游客慕名涌向上海,為上海及周邊地區帶來大量商機。可以預期,未來幾年中,圍繞世博會,在上海這個中國最重要的經濟舞臺上,勢必精彩迭爆、好戲連臺。
據經濟日報消息,作為上海的一個區,位于杭州灣北岸,處在滬、杭、甬及舟山群島經濟區域中心的金山區也適時提出了“國際化”發展戰略理念,志在用“國際化”視野打造新金山。這就包括利用會展平臺,把金山的產業優勢介紹給更多的人,他們甚至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做世博會的后花園,把世博會7000萬客流中的十分之一吸引到金山來,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區域產業優勢是發展會展業的基礎
縱觀世界各國會展業,很多有特色的展會都是依托一定的產業發展的,優勢產業是帶動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一個地區擁有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會展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和切入點就多。例如,以時裝著稱全球的法國巴黎,正是因時裝、化妝品等成功展會使巴黎成為世界三大展會勝地之一。我國一些地區也具有較強的產業優勢,如深圳,2005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90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達466.91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46%;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2842億元,占全部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58%,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自然促成了高交會的火爆。一些中小城市也有同樣的機會,如浙江臺州的一些大型會展就是依托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的優勢產業孕育而出。臺州塑料產業發達,也就有了全國性的知名會展———中國塑料交易會;臺州汽摩配行業發展迅猛,醫化行業實力雄厚,則舉辦了中國(臺州)汽車、摩托車零配件貿易展覽會、中國(臺州)汽車工業博覽會、浙江醫藥化工設備暨工業裝備展覽會等行業性會展。業內人士指出,這種依托當地產業集群優勢,把專業展會辦在“家門口”的方式,已成為當前會展業的一種趨勢。
金山作為上海這一國際大都市的西南一角,是個以化工為主導產品的濱海新城,隨著上海石化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巴斯夫、拜耳、BP等世界級化工巨頭落戶上海化工區,一批以乙烯和煉油為代表的新的源頭項目將屹立于杭州灣這片黃金海岸,金山正在成為亞洲第一、舉世矚目的一流化工基地。依托這一優勢,金山還將圍繞發展化工醫藥、機械電子、新型輕紡、汽車及配件四大重點產業,開發建設金山工業區、現代農業園區、新城區和海岸線等“三區一線”。隨著洋山深水港即將通航,杭州灣大橋工程緊鑼密鼓地進行,金山的地理優勢也在為他們增添分數,使之成為長三角區域經濟中南北翼互動的一個新“節點”。中國輕工業有關機構已選擇金山作為中國輕工產品的主要會展基地和交易的樞紐,今后每年至少有20次國際或全國性大型輕工產品專業博覽交易會安排在金山舉行。
會展是當地優勢產業的名片
一個成功的展會往往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特色產業一夜揚名的媒介。浙江地區特色產業十分發達,寧波服裝市場、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市場、溫州鞋機市場、金華花木市場、永康五金市場、海寧皮革市場、嵊州領帶市場、諸暨襪業市場、南潯建材市場、浙東名茶市場都十分昌盛,而杭州的旅游市場蘊藏的巨大發展潛力更是不可估量。通過各類專業展會,這些地區的特色產業也享譽全國乃至全世界,會展真正成為推薦特色產業的一張“名片”。義烏小商品市場已有20年歷史,自1995年起,每年都舉辦小商品博覽會,規模一年比一年大。2002年升格為國際性博覽會后,僅3年間,“義博會”已將小商品銷往140多個國家,出口額12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三年翻兩番。“義博會”一屆又一屆地舉辦,使“義烏”這座非中心城市聲譽鵲起。紹興中國輕紡市場于1988年開業,發展迅速,為進一步提升區域市場品位,1996年開始,紹興每年在柯橋舉辦國際性紡織機械展,加速推動了市場對外影響力,自1992年開始,中國輕紡城商品交易額一直名列全國百強市場第二位,僅次于義烏的中國小商品城。2006杭州休閑博覽會的創辦,也是為了通過一系列的會展活動,讓世界更多地認識杭州這座休閑旅游城市。
同樣地處長三角的金山也有得意之筆,在一次由溫州人自己投票選舉的評選活動中,金山國際貿易城就被評為“2005溫州人最看好的樓盤”。杭州灣大橋通車以后金山區日益凸顯的戰略區位優勢以及上海金山國際貿易城突出的區位優勢、國家級輕工產品會展基地等眾多優勢,自然也使金山的名氣更加響亮。
依托特色產業布局會展
在上海、在整個長三角地區,金山的會展業還只能算起步階段。在更多的地方爭搶會展經濟這塊大蛋糕的今天,起步晚固然是劣勢,卻也有利于更好地布局謀篇,更充分地結合金山本地的產業優勢,讓規劃中的會展業更貼近自身實際,真正起到金山“名片”的作用。在區域發展布局、產業集群框架規劃等方面,他們起步晚、發展快,借鑒先進經驗,從容規劃,精益求精地去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反而顯得從容不迫,體現了一種后發優勢;會展方面同樣如此。三區一線規劃中的海岸線建設,一座造型美輪美奐的會展中心傍海而建,隨著世博會的臨近,2010年時,它有望成為世博會金山分館。會展中心未來的發展規劃也同金山的產業特色息息相關————金山的產業結構就是以化工為主導產業,化工類展會將成為會展中心優先考慮的對象;以生態、集約型為特點,體現綠色、休閑、經濟、高效的都市型現代農業基地也是金山的戰略選擇之一,高科技農業產品展會將成為推介新型農業成果的最好平臺……此前,金山已經有過成功的嘗試,2004年5月,首次成功承辦了世界沙灘排球巡回賽,這恰恰同他們打造黃金海岸線的規劃相吻合,于是,動遷、綠化、建造大堤和長廊,上億元的資金投了下去,金山海濱舊貌換新顏,夢想中的海岸線顯出雛形。幾個黃金周期間,每天都有一兩萬的游客涌入金山。國際排聯與金山區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在2005—2008年連續舉辦4屆沙排賽,并把比賽規模擴大為男女兩組比賽。金山區委書記李毓毅說,辦沙排賽不是為體育而做,這樣的投入決不是為體育比賽搭臨時舞臺的代價。這位書記的思路很明確,“一個地區的發展需要平臺和載體,沙排賽就是今后金山的招牌,沙排賽將為金山帶來新的機遇。”
從一個小小的沙排賽到許多更具規模的會展活動,在類似的平臺上,可能會堆積起更多更高的“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