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美術館獨立策劃的,國內首次較大規模和集中展示農民形象的專題畫展--“‘農民·農民’:中國美術館藏品暨邀請展”將于11月初與觀眾見面。
中國傳統藝術是植根于農耕文化的藝術,關注鄉土、農耕,是中國古代詩文繪畫的傳統。但直接描繪農民形象的繪畫作品卻相對稀少。古代繪畫史中所著錄與農民有關的作品,大都以“豳風”、“擊壤”、“踏歌”、“醉歸”的形式出現。
近百年來,隨著中國知識分子對農民問題的關注,描繪農民的形象,表現他們的感情、精神和命運的美術作品,已經構成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重要篇章。
作為國內首次較大規模和集中展示農民形象的專題畫展,“農民·農民”畫展將近現代畫家描繪的農民形象作品加以選擇,按主題和時代特征加以展示,不僅可以顯示中國藝術家與億萬農民的深厚感情聯系,也表現當代中國農民生存和奮斗的精神狀態。通過不同歷史階段畫家所描繪的農民形象,可以考察中國社會的變遷與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和精神境界的關系。
在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培養新型農民的歷史性任務之際,由中國美術館策劃舉辦的“農民·農民”——藏品展暨邀請展,將是一個反映中國農民的歷史和現實生存狀態的畫展。是讓觀眾通過畫家筆下的農民形象了解和思索中國農民,從他們的過去、現在,以展望他們的未來。
“農民·農民”畫展,對廣大觀眾或專門研究者,都將是一份有意義的視覺“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