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柴山、史曉青、厲娜)這幾天,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常務副會長王蓮英教授是感觸最深的與會領導之一。四天參觀人次超過6萬,突破了同級別賽事在全國各地舉辦時參觀人次5萬的上限,插花藝術在寧波廣受追捧;短短兩個月組織了全國150余名高手前來獻藝,300多件作品體現了國內該領域的最高水平;雖然是第一次承辦全國花藝賽會,組委會工作井然有序,成效顯著……如此場面令見慣大場面的王會長也不禁感言:“寧波已經具備了承辦國際大賽的水平,我要把國際花藝頂尖賽事引到寧波來!”
大賽美得“東方” 傳統中國插花全面復興
美麗的花博會評出了近百項各類獎項,其中命題組和展位設計組的六件金獎作品體現了目前世界插花藝術“東風西漸”、中國傳統插花日益走強的趨勢。
據中國插花大師秦雷介紹,從全世界看,插花花藝流派可以分為傳統東方式、現代東方式、傳統西方式和現代西方式。本次大賽的命題組5件金獎作品除了《家宴》受題材影響屬于現代西方式之外,其余四件《生活四藝》、《秋之韻—果碩年豐》、《中國紅》、《夏之戀》都屬于傳統東方式范疇。這與七年前“傳統東方式”在1999年AFS亞洲杯花藝大賽上式微,傳統“西方式”流派橫掃大賽總冠軍、新年整體設計冠軍、商業設計冠軍時的情景形成了強烈反差。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認可度的迅速提升,傳統東方式插花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交流表演精彩紛呈京粵浙滬臺蓉六大門派百花齊放
本次賽會特別邀請的來自北京、天津、成都、廣州、上海、臺灣、浙江等地的插花界名流通過參加大賽展示區盆花展、個性展示區和22日下午舉辦的插花藝術表演,第一次向寧波市民奉上了來自全國花藝最發達的六大地區的“藝術大餐”。
其中,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通過“大碗茶”、“皇城根”、“太師椅”與各色花卉的整體組合,創作了“老北京風情”系列作品,展現了京派的王家之氣;來自南京的“亞洲冠軍”倪志翔是滬派花藝的代表人物,他的參展作品“矛盾”通過黑白色的強烈反差和奇異的構圖結構感,體現了滬派一貫的“西風”傾向;臺灣大師陳冠伶女士1980年開始就在臺灣從事傳統花藝事業的普及工作,她的團隊帶給寧波市民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用一個載有樹根、菊花、百合、松枝、大葉蘭葉、玫瑰等花材,象征生命、愛情、美滿、氣節等主題的陶制水缸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關于“天地意義”的美學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