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國臺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臺辦副主任、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秘書長李永華表示,即將在廈門舉行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是兩岸農業合作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此次展覽會將與以往舉辦的展覽會有幾點突出的不同。
李永華表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是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我們以展示成果、推動交流、加強合作、促進發展為我們這次展會的一個主題,內容主要包括展覽,還有項目的推介和簽約儀式,整個展覽一共是2萬多平方米,在廈門會展中心舉行。2萬多平米分為6個展區,其中有34個特裝展位,550個標準展位,在這34個特裝展位,包括海岸兩岸農業合作的綜合展示,還有大陸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展示區,以及在大陸發展的部分臺資企業的展示,這些臺資企業來自大陸的15個省區市,一共16家企業。還有臺灣的澎湖縣、彰化縣、臺南縣、裕民縣、南投縣、臺中縣、屏東縣、花蓮縣等臺灣10縣市的環境資源的展示。
在550個標準展位里,包括了這樣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來自大陸的臺灣農業企業,有近300家;還有一部分是大陸的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相關的非常優秀的大陸企業,有近200家,還有100余家是來自島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業組織,實際上這樣參展的企業比標準展位多出很多,有600多家要來參展。
產品主要包括農業高新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主要是水果、蔬菜、花卉、茶葉、糧食以及各類深加工產品,來自島內的主要有三部分展品,一個是鮮果類,一個是冷藏類,還有農產品的深加工品。鮮果類有13種現在應季的臺灣水果要集中展示宣傳,農產品深加工品一共有476個,范圍非常廣泛。
李永華表示,我們在展介會期間,還要組織一些系列的專場活動,其中要組織9場項目對接簽約儀式,還要組織12場大陸一些省縣和島內縣市以及大陸龍頭企業的宣傳活動。通過這樣展會的互動,可以讓我們這樣一個展介會成為一個直接有效的信息、貿易和交流的非常好的平臺。
此外,李永華也介紹指出,從去年以來,大陸相繼舉辦了很多這樣的展覽和展介會,但是我想和我們這次的展覽有這樣幾點突出的不同:
第一,從上世紀中期到今天,經過20年的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這次展覽真是像展覽的題目所說的是一個成果的展覽,是對我們曾經走過的這樣一段道路的總結,也是對我們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的一個新的起點。
第二,這次的展覽應該是迄今為止層級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展覽,無論從展覽的面積上和參與的人員、結構以及影響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規模。
第三,在我們這個展介會上同時還要搞21場系列活動,這也是這次展介會一個突出的亮點。通過項目簽約、宣傳推介活動,使我們在這樣一個新的平臺上為我們兩岸的農業合作提供一個新的發展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