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因一個節日而神采飛揚,一個節日因一個城市而魅力永存。我市連續舉辦了十屆服裝節,在海內外已頗具影響。然而,在盛會熱鬧表象的背后,人們不禁要問:“東方霓裳”何以走向世界?
確實,這十年來,中國服裝業界風起云涌,出現了“甬派”、“粵派”、“甌派”、“蘇派”、“杭派”等服裝生產基地,而且北京、寧波、大連、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地舉辦的服裝節(展)各具特色,在各大城市中脫穎而出。目前全國約有102個服裝展。服裝盛會的“連城訣”,顯示了這件“衣裳”在當地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更意味著角逐中國“服裝之都”這頂桂冠利在長遠。盛會展現產業文化
服裝產業依賴于城市化,反過來又會推動城市化進程。最早領悟服裝業對城市經濟推動的大連市,自1989年舉辦第一屆服裝節起,連續18屆具有國際影響的服裝節使大連名揚海外。然而,當地的服裝業卻日漸萎縮,成功的服裝節帶不動服裝產業。
我市在牢抓服裝生產的同時,提出了由“服裝生產大市”向“服裝之都”轉變的口號,使服裝節成為產業轉型的原動力。來自佛羅倫薩、巴黎、科隆、大邱、香港等地的時裝“巨頭們”,也參與寧波國際服裝節的各項展示、研討、時尚發布等活動,提升盛會的國際性水準。
市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國強認為:“從產品品牌向城市時尚的提升和競爭,本身就是服裝產業的一次質變。服裝的單一功能已上升到一個城市整體美化和時尚化的功能。”
創新提升寧波服裝實力
一個真正的“服裝之都”究竟應該符合哪些條件?我市服裝界人士表示,需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繁榮的服裝市場、領先的設計力量、配套的都市化產業以及繁榮的商業、旅游、人文等環境等。
杉杉集團設計總監武學凱坦言:“目前我們的服裝生產工藝技術不比國外差,生產能力和市場潛力也比國外大,但與一些國際服裝名城相比,我們服裝時尚流行文化的影響力卻遠不如人家。要用創新精神提升品牌的實力。”
創新的元素是時裝秀的靈魂。如連袖、立領的中式改良裝,中國紅的刺繡錦緞,配西方牛仔布料,兩者結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另類”的時尚感……
可見,創新能力是“寧波裝”競爭市場的關鍵。只有通過服裝設計的創新,才能不斷增強“寧波裝”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走向世界關鍵靠人才
現在的服裝業并非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而是進入了一個具有文化、藝術性的綜合性產業時代。服裝品牌的經營更需要一個能全面駕馭企業資源的專業人才。“只有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才能擁有國際化的產品品牌,而關鍵仍然是人才的職業化。”杉杉集團董事局主席鄭永剛這樣認為。
現在全世界的制造業都在向中國轉移,蘊涵著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已經爭取到比較有利的地位。但從服裝行業來講,我們也應該看到,生產一般性服裝成衣多,國際品牌影響小,寧波服裝業需要向高端發展,迫切需要一場轉變,需要樹立“時尚品質、自主發明、強勢品牌”等市場形象。
人才跟著環境走,資本跟著人才走,人才競爭在本質上說,又是綜合性的大環境競爭。只有職業化人才的不斷涌現,“東方霓裳”才能走向更為廣闊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