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社會最熱的一個詞就是“房地產”,除了行業自身的問題引人注目之外,還有就是政府對房地產行業展會的調控力度,消費者對房價較高漲幅的擔憂。而且這股風潮也開始傳染到房地產展會上面。由于房展地域限制較大,且主要以舉辦地的參展商和觀眾居多,所以每個城市的房展會都異常火爆,往往成了展覽場館雷打不動的展會來源之一。
不久前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出臺了多項調控措施,動作之大前所未有,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距離中央政府最近的北京,房展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晴雨表,政策的影響有可能在展會上最容易體現出來。不過也有更多的人認為,宏觀政策的出臺,在展會上的影響會有所變化,但不會十分明顯。畢竟,宏觀政策對房地產業的影響,直接體現在市場的交易量上,而房展的意義并不僅僅是交易量,更多的是展示。
在分析員看來,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肯定會波及到依賴于企業的房地產展會。因為,很多房地產企業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如何應對政策方面,當企業生存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參加展會展示企業形象只能是行業中強者才能夠實現的夢想。這也給會展行業一個更深刻的啟示:行業政策決定行業的最終發展,所以行業類展會必須要抓住行業政策的發展趨勢。
現狀:房產類展會可能會受到實質影響
國家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整,一項主要措施就是要增加樓市中低檔房的供應。通過結構的調整,有可能把房價的均價穩定住,甚至拉下來。如果這種結構性的調整能夠完成,則會使市場更加繁榮,能夠進入房地產市場消費的老百姓也更多一些。這樣一來,房展會作為一個媒介的作用就會放大,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新房供應多一些,參展的消費者也會多一些。
而對于政策對行業的影響,關鍵取決于接下來的“具體措施”有多大力度。如果政府僅僅是“倡導”,而相應的調控措施力度不夠,對房地產市場不會產生實質影響。反之,如果政府出臺的政策和措施完全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且整個行業都會因此而發生調整,那么與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連的房地產展會也會受到實質的影響。
由于北京的特殊性(2008要舉行奧運會,2006-2008年一些建設項目將停止動工),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但從全國范圍來說,去年的“國八條”、個人住房貸款比例調整,以及今年的“國六條”和各地方出臺的相關細則,都會直接的影響行業的發展方向,間接的影響行業展會。展會的主辦方應該根據這些政策變化,總結出規律,及時地調整展覽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