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海報展現場。(周建平攝)
|
(記者 陳朝霞)近400幅風格迥異、色彩繽紛的海報隨著第四屆寧波國際海報雙年展的開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眼球。在寧波美術館一樓展廳的一角,藝術家們利用投影儀、棉布、印泥及中國畫、條幅等各種方式創作出的實驗性“無紙”海報作品,令不少市民駐足觀望,許多人對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表示贊賞,也有人直呼看不懂。
平面設計失去了前瞻性和新的表現力就失去了時代意義,這是寧波國際海報雙年展的重要指向。因此,本屆海報展“NoPaper實驗海報邀請展”項目就邀請了有突出表現的平面設計師創作了一批實驗性的海報作品,旨在對新時期的平面設計做相關的探索與嘗試,對傳統平面設計發展的新方向提出個人的思考與研究,重新審視海報這一傳統的介體,為海報創作提供新的可能。
在主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無紙”海報展現場,記者看到,有的作品是從高高的天花板上投下的一幅不停運動的黑白“鼓風”圖案或投影在墻上的色彩鮮艷的圖案;有在長30余米的本白色棉布上的“米”字格中“寫”滿了各種字體的藍色漢字;有的作品則運用紅紅的中國印泥,把一個個中國印拓在紙張上;還有的作品竟是一個個小小的書簽……對這種別具一格、區別于傳統海報的實驗海報,現場參觀者評判不一、眾說紛紜。幾位來自寧波大學的學生基本持肯定態度,他們對記者說:“與傳統的海報相比,設計師提供的作品包含了獨特的個人見解,設計師對紙張等傳統材料及印刷等傳統工藝新的表現和應用令人覺得很新鮮大膽,其實也為我們今后的創作提供了借鑒。”而今年60多歲、從事國畫創作幾十年的蔡先生就直搖頭說“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