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活動是會展業重要組織部分,為進一步提高我市節慶活動的組織舉辦水平,提升我市節慶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市會展行業協會決定開展2006年度寧波市十佳節慶活動評選工作。
一、評選的基本原則
(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評比之前,公布評比辦法;評比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通告舉辦單位;評比之后,及時公布評選結果,并通過媒體等方式向社會公布。
(二)定量評比和定性評比相結合的原則。科學設置評比要素并量化各項評比指標;對無法量化的指標,應采用客觀性的定性標準進行評比。
(三)專家評比和多方評比相結合的原則。以專家評比為主,廣泛征求有關職能部門和群眾意見,結合新聞媒體、網上調查等情況,綜合形成最終的評比意見。
二、評選對象
自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舉辦的各類節慶活動。
三、評比的主要指標
評比將根據節慶活動的檔次、規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管理水平、服務水平、綜合效果等指標開展評比工作。
(一)節慶活動的規模
1、活動的持續時間;
2、參加活動的嘉賓數量;
3、參加活動的觀眾數量;
4、節慶活動的資源等級。
(二)節慶活動的經濟效益
1、節慶活動的直接經濟效益。主要依據節慶活動的會務費收入、門票收入和廣告收入等其它直接收入。同時參考成本與收入之間的比例。
2、節慶活動的間接經濟效益。依據節慶活動在招商引資、經貿洽談等方面的簽約額,以及節慶活動在運輸、交通、住宿、餐飲、旅游、購物等方面的收入來計算。
3、節慶活動的潛在經濟效益。主要參考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包括對節慶活動舉辦地及全市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對寧波會展產業的拉動作用。
(三)節慶活動的綜合效果
節慶活動的綜合效果由專家組結合收集的資料進行評估。
1、社會各界反映。包括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新聞媒體以及相關部門的評價。
2、社會認知程度。通過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等方式,了解社會對節慶活動的綜合評價。
3、國內外影響力。市外、境外各界和參加活動的嘉賓評價及國內外媒體宣傳報道情況。
(四)節慶活動的管理水平
1、遵章守法。舉辦的節慶活動是否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及我市會展管理的基本要求。
2、誠實守信。明碼標價,不收取事先沒有的費用,不因打折、贈送等服務手段不公平造成糾紛。
3、重視公共危機管理。防止可能出現的公共危機現象,對可能出現的公共危機現象要制訂應急預案。
(五)節慶活動的服務工作
具體包括節慶活動的營銷服務、場地布置、氛圍營造、交通運輸服務(定票、免費提供大巴)、住宿餐飲服務、旅游購物服務等。
1、服務項目全。能夠按照公布的項目和應該具有的服務項目提供服務。
2、服務態度好。不因為服務態度引起與顧客的糾紛,對顧客暫時不能理解的服務,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
3、服務質量優。對顧客合理的要求要盡量給予滿足,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釋。
四、評選步驟
(一)設立評比工作小組。由本協會牽頭組成評比工作小組,負責評比的組織、監督、管理工作。由本協會、研究所、高校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評比工作專家小組。
(二)自評自薦。及時將評選辦法通知節慶活動主、承單位,有意參加評選的單位應在活動舉辦兩個月前提交參評申請,并于當年12月10日前向本協會提交參評節慶活動工作總結。
(三)組織開展評比。
1、組織專家小組評比。通過對參加評比的節慶活動采取重點調查、采樣抽查、明查暗訪等監督檢查手段,詳細積累節慶活動相關資料、采集對活動參與者的問卷調查信息;
2、征集多方意見。開展網上調查評選,收集新聞媒體有關報道,征求有關職能部門、單位等意見;
3、公布評選結果。召開評選專家小組會議,綜合各方意見,最后確定2006年度寧波市十佳節慶活動名單,并報市會展辦備案。
五、宣傳表彰
按照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對獲獎的節慶活動頒發獎牌予以表彰,并在市內外相關媒體和宣傳載體上優先給予宣傳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