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會長,向您報告一個好消息,大豆纖維經過4年的推廣,終于有結果了:阿迪達斯品牌已決定選用大豆纖維面料。大豆纖維制成的內衣已進入美國最大的百貨店。”3月22日,2007年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在北京開幕。當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巡館來到昆山旭榮紡織有限公司的展位時,公司負責人興奮地匯報了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纖維產品大豆纖維近年的市場收獲。而在4年前,同樣是在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作為大豆纖維合作推廣方,旭榮公司啟動了大豆纖維的推廣計劃,但那時他們對這一新纖維的市場前景還只有美好的憧憬。
把研發能力變成現實市場占有率
通過展會推廣最新產品是貿易展的本質。面料展、紗線展是紡織新技術、新工藝高度匯聚的場所,也是最好的推廣平臺。把研發能力變成現實的市場占有率,利用品牌展會平臺是最有效的手段。
當杜鈺洲巡館到山東如意集團的展位時,公司副總經理丁彩霞介紹道,如意集團推出的高紗支的純毛面料,現已向杰尼亞、BOSS等大品牌批量供貨。而在前二屆面料展上,盡管如意也展出了高紗支的產品,但那時更多是展示企業的開發能力,展出的最高檔次的產品,并沒有多大的實際市場銷量。經過面料展平臺的推廣,如意的高檔次產品終于覓得知音。據到展位上參觀的毛紡專家介紹,如意開發的純毛產品,在手感、風格方面已不亞于意大利的高檔毛紡產品,而且市場開發的步伐也很快。只是由于“中國制造”的品牌影響力不及意大利制造的品牌影響力,因而影響到了如意在國際市場品牌的提升。
當今紡織業競爭十分激烈,小批量、多品種、快速交貨,不僅是服裝貿易的特點,紡織面料也如此。這對面料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意大利一些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
在意大利THOMAS公司的展位上,當杜鈺洲問到研發投入的比例和新品研發的速度時,該公司負責人的回答讓筆者大感吃驚。THOMAS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10%,每年開發的新產品達8000多種,最小的訂單是30米。而中國面料行業一些領先企業,每年開發的新品也就上百種,或是幾百種,許多企業別說是幾十米,就是幾百米的訂單都覺得無法做。中外企業產品研發的差距和貿易方式的差距在此可見一斑。
拓展研發思路
在昆山旭榮紡織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杜鈺洲在肯定了旭榮公司“中國人的奧運,中國人穿中國纖維做的運動服”的推廣創意后,特別提出要拓寬產品開發思路。他提出,旭榮不僅要把眼光描準運動員,還要關注奧運期間的中國普通百姓,要開發出適合普通百姓運動的服裝產品。
在一家韓國面料企業的展位上,杜鈺洲在記憶纖維面料前久久駐足。據韓國參展人員介紹,這種能塑型的面料和金屬絲面料有相同的功效。尤其是開發的纖維本身就有記憶功能,不用后來添加金屬絲,這使得產品的舒適度和手感比金屬絲面料更好。杜鈺洲對韓國企業市場反應力的敏銳和產品開發步伐的快捷大力稱贊。據同行的中國化纖協會理事長鄭植藝介紹,從技術上來講,中國企業完全能做到。只是由于研發能力跟不上,中國企業在產品的變化方面,不如韓國企業。所以在適應市場節奏方面,總顯得比國外企業慢半拍。
這從面料展上也體現出來。前二屆面料展流行的金屬絲面料,今年還有許多中國企業作為主推產品。而國外企業已先行一步,大多在推記憶纖維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