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訊 隨著深圳高爾夫產業的發展,高爾夫運動與其相關行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范圍也越來越廣。近年來,人們更多關注于高爾夫球場建設、房地產、各項賽事等。可對于在深圳已經發展了九年的高爾夫國際博覽會的關注和了解卻少之甚少。
一、深圳高爾夫博覽會應運而生
國內自1984年成立第一家高爾夫球會以來,深圳在高爾夫球產業各個領域都走在前沿。
1997中國(深圳)國際GOLF博覽會在深圳舉行中國首屆高爾夫用品展,而后誕生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高爾夫博覽會
由上面的表格追溯高球在深圳的發展軌跡,不管是從深圳整體的宏觀發展環境、政府行業組織機構,還是球場建設、球場房地產、高球教育、球具代理生產等微觀因素來看,不難發現深圳良好的發展氣候孕育了高爾夫博覽會。可以說,高爾夫博覽會是應運而生,順應了整個高爾夫產業的發展趨勢,其產生是深圳乃至全國高爾夫球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高球博覽會現狀與問題
深圳作為博覽會的誕生地,且經過了八年的開拓和沉淀,在業界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但從一些報道看出,大多數參展商對參戰結果并不滿意。原因何在?與此同時北京高博會、廣州高博會表現出來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深圳高博會應該何去何從?
(1)主辦機構、會展公司及相關服務人員機構缺乏專業性
深圳高博會大多都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由相關會展公司承辦,缺乏專業性,而北京、廣州的博覽會都由行業組織高爾夫球協會來組織管理,專業性較突出。另外,筆者從第九屆深圳高博會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此次展覽從招展、布展貿易促進會招聘一定數量的兼職人員協助完成,而兼職人員大多是高校學生。由此看出,提供展覽服務的公司和個人都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臨時性,一般都是兼顧提供展覽服務,加上展覽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管理水平等就存在很大問題。
(2)展會的規模名不副實,主題模糊,重點不突出
深圳高博會被業界認為具有業內展覽規模“全國之最”、“歷史最悠久”的優勢,但由圖表對比可以發現,在展館面積、展位數、參展商、國際化程度、觀眾人數上與北京的差距。而與其地域相鄰的廣州高博會,05年第二屆時已經相當接近當時深圳高博會的規模了。
深圳高博會自創辦以來,每一屆都會設定一個主題,但是對于主題的把握與表現形式卻很難做到恰如其分。在第九屆博覽會上增設奢侈品、教育文化、私人會所展區,雖說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創新,但與高爾夫行業本身的市場發展定位與目標市場趨勢相關度不大。與之相比,2006中國(北京)國際高爾夫球博覽會首次增設“美國專區”和“韓國專區”,更凸顯了與市場、目標客戶的緊密結合度。
(3)展會的品牌缺乏個性,差異化不明顯
據有關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每年要舉辦規模不等的高球博覽會20場,遍布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青島、大連等城市。早在2003年《港粵信息日報》就有文章指出“數量多而參展內容甚至名稱都并無大異是當前國內高球展覽會最突出的現象。”到如今,各地競相舉辦高球博覽會,“小、亂、散”仍然是當前國內高球展覽會特征表現。與之相比,高爾夫球產業已經相當發達的美國每年也只有兩場展覽會。
展會應該是強強集聚、競爭交流的平臺,而深圳高博會參展商大多都是深圳本地及附近地區的商家,外地的參展商少之甚少。其影響力以及品牌效應可見一斑。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其品牌的發展,“國際化”這個通用品牌術語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其發展。品牌缺乏個性,差異化不明顯是制約其壯大的“瓶頸”因素。
三、解決的方法探討
(一)主辦方要從專業的角度出發,與行業協會聯合,著重發展品牌。
(1)與行業協會協作,彰顯專業,突出主題
展覽業不能完全靠市場機制運作,要有行業規范,要有行業干預和協調機制。從高博會主題和專業性上做文章,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由行業協會牽頭,成立專門的高爾夫會展公司。國際上成功知名展會絕大部分都是為某一行業服務,專業化程度非常高,成為行業內企業交流、展示產品不可缺少的平臺和支柱。
此外,重視行業之間的協調與配合。由于會展業具有組團規模大、消費檔次高、客人停留時間長、涉及服務行業多等特點,其相關產業帶動性則更強一些。高博會的發展與酒店業、旅游業、房產賽事等行業密切相關。一個成功的會展是需要配套行業的配合。所以,有必要建立行業協調機制,做好各行業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2)重視品牌推廣,擴大規模。
主辦方要不斷地積累經驗,改革創新。借鑒國內外會展的成功經驗,依靠政府,依托行業組織,緊扣產業。依托深圳的優勢,廣泛征求各球會、高爾夫用品公司的意見,建立利益共同點。做好公關與廣告,規模的擴大是品牌最有效的宣傳工具。從產業鏈的角度出發,建立聯動宣傳機制。
(二)依靠政府的力量,整合資源,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有研究顯示,德國展覽業發達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政府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二是行業協會有力,三是企業自律。可見,政府在高球展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政府更應該從加強宏觀調控,協調機構,規范市場行為,避免展會出現“小、亂、散”現象等方面做文章。尤其是資源的整合方面。各城市之間的協調顯得尤為重要。各城市之間的會展資源的相互合理利用,避免會展項目的重復,做到市場細分,各有各的會展特色,這才是發展之路。彼此之間協調,形成配套,才能避免惡性競爭。
顯然,調整思路,更新理念,重視品牌,加大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高博會專業性,成立專業的高爾夫會展機構與加強政府對資源整合的力度才能成為深圳高博會發展的根本出路。只有從根源出發,才能充分運用深圳得天獨厚的資源,使高博會在擁有成熟發展機會的誕生地發展壯大!
參考資料:
陳靜高爾夫運動經營模式與創新研究商業經濟2004 8
趙小林崔智勇高爾夫運動產業化發展動因與機遇產業經濟2006 1
李舟隱憂與出路:論深圳市會展業的集約式發展特區經濟2004 12
文新躍中國會展業發展的戰略分析特區經濟2004 11
多個高爾夫、會展網站
(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羊玨瑜余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