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商報報道】商報記者韶靜報道“五年前,南京與會展相關的企業只有50多家,注冊資金幾乎都在50萬元以下。如今,相關的會展企業已有138家,比五年前增長了2倍多。”在日前南京召開的首次會展經濟工作會議上,市貿促會會長尹文用這串數據展示了南京會展市場取得的成就。然而,冷靜分析后,南京還有不少“軟肋”。
展館設施不適應需求
最大的一個“軟肋”是展覽場館。據南京市貿促會會長、會展辦主任尹文介紹,按照國際慣例,大型展覽一般都需要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館,發達的會展城市的展覽中心一般在20萬平方米以上。目前在長三角會展經濟帶,上海已經擁有5大展館,總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杭州幾大現代化專業展館可用面積也達20萬平方米;省內蘇州市新建的國際博覽中心室內可用面積也有12萬平方米;而南京目前最大的國際展覽中心室內有效面積僅4.5萬平方米,且地理位置不當,交通易擁堵、展館有效面積不足、缺少展館物業支撐等。
規模小缺乏品牌展會
會展企業整體“弱小”、良莠不齊是阻礙南京會展業發展的另一“軟肋”。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經貿委主任韓慶華在會上感慨地說,北京現在已經有890家專業展覽公司,而在南京138家涉及展覽的企業中,專業從事展覽業務的僅30多家,其中2/3注冊資本不足50萬元,大部分在10萬~30萬之間,處于雛形階段。由于多數會展企業實力不強,在選題、策劃、運作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直接導致展會的規模不大、主題重復、缺乏連續性。
此外,南京缺少品牌展會,更沒有像上海的“汽車展”、廣州的“廣交會”、深圳“高交會”和杭州“西博會”那樣上檔次、上規模,并且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品牌展會。目前,中國經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的國際性品牌展覽會已達58個,被國際展覽聯盟接納為會員的展覽會總數已達22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還有距離。
展覽業精英十分匱乏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高端產業,更是需要一批具有創新理念,懂得管理經營,善于策劃包裝的專業人才。而這方面,南京與上海、北京、廣州等會展強市比,差距更為明顯。據介紹,南京會展業從業人員雖然比較多,但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缺乏專業培訓,專業素質不高,真正掌握外語、熟悉展覽業務、了解國際慣例、富有操作經驗的會展專業人才十分匱乏。因此,面對國內其他城市的激烈競爭,沒有一批展覽業精英,不建立起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會展專業人才隊伍,南京會展業要得到更快發展將十分困難。(2版《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