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的展品,吸引了美國及其周邊國家和歐洲眾多采購商的注意力。”江蘇龍達轉移印花紡織品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說。今年是他第4次參加(紐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效果非常好。這位負責人說,2004年他首次參展就與美國客商簽訂了合同,邁出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步。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美國專業貿易展覽公司(STS)和美國柔詩寶集團公司(YOUTHFULUSA)共同承辦的第八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以下簡稱紐約中紡貿易展)在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閉幕。該展會展出面積達4500平方米,共有來自北京、山東、浙江、江蘇、廣東、上海、天津、安徽、江西、黑龍江、湖南、河北等省市的近200家中國企業參展,展品涵蓋男女服裝、休閑裝、童裝、服飾、各類面料和家用紡織品等。
記者從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了解到,紐約中紡貿易展經過7年不間斷舉辦,已被美國和周邊地區紡織品服裝行業所認知。目前,該展會在美國主流商貿界已具有較好的知名度。據了解,本次展會展出的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因質優價廉、品種齊全引起美國本土采購商的高度關注。
中美紡織品貿易當量增長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指出,多年來,紐約中紡貿易展在中美紡織品服裝貿易交流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該展會作為致力于推動中美雙邊紡織品服裝貿易發展的項目,為雙邊紡織品貿易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健康發展、實現互利雙贏的橋梁。
據統計,2006中紡貿易展到場參觀并進行貿易洽談的公司近3000家,共計4000余人次,其中專業批發商占80.2%,大型零售商占19.8%,展會3天成交額近1億美元。
杜鈺洲強調,國際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兩年來,總體形勢平穩。2006年,中國出口的紡織服裝,扣除綜合價格提升10.4%的因素,綜合當量增長13.6%,同時中美紡織品服裝貿易也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他建議,開拓美國市場的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一定要把握美國市場的特點及美國消費者的需求,只有產品適銷對路,才不虛此行。同時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價值,用高附加值的產品占領美國市場。
加大研發投入轉變增長方式
杜鈺洲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紡織工業提升產業和轉變增長方式迫在眉睫。他指出,中國是紡織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更有近4萬家紡織企業,中國紡織品工業纖維原料1/4左右依靠進口,外資和港澳臺資本占非國有資本的35.9%,如在上海20個高端市場的1975個品牌中,國外品牌竟然占70%。
鈺洲認為,要提升產業和轉變增長方式,首先應加快建設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民生產業;其次,要加快用新興科學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并加大研發投入,從而提高科學技術對紡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再者,要通過紡織產業在人文價值領域的創造力,培育自主品牌,從而提高品牌對紡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事實上,紐約中紡貿易展也得到了紐約市政府的高度關注,早在2004年第五屆紐約中紡貿易展開幕式上,美國紐約市議員員阿倫·杰寧向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授予杰出貢獻獎獎牌,以表彰并感謝展會主辦方為促進中美紡織服裝業界的交流與合作所做出的努力。之后的2005和2006年展會期間,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皆派代表出席開幕式,感謝紐約中紡貿易展為促進雙邊紡織貿易合作所做的新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