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3年發展,義博會從呱呱落地到蹣跚起步,從年輕逐漸走向成熟,這是一個從無到有、茁壯成長的過程。在這個歷程中,義博會展會的規模、國內外參展結構和熱點、看點,均發生了諸多變化。然而,要說這期間變動最大的,義博會的國際化程度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了。
參會外商又創下新紀錄
據統計,2007義博會5天展覽交易中,展館的報到專業客商達110156名,其中外商人數為17011名,來自172個國家和地區,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客商占60%以上。
在義博會各個展館中采訪,讓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國際味越來越濃,這可以從如梭人流里眾多的洋面孔中得到很好的詮釋。曾記得,最初的義博會是在現賓王市場二樓舉辦,那時候的義博會現場偶爾也會出現洋面孔,但卻寥寥可數,常常引得大家注目。
歷史的車輪駛入了二十一世紀,義博會的外向度隨著義烏市場知名度逐步提升。據統計資料表明,在2002年,義博會的專業客商、境外客商分別是6.1萬名和5668名,外商來自105個國家和地區;到了2006年,參會的專業客商、境外客商分別達到了10.3萬名和16056名,外商來自162個國家和地區。而2007義博會,參加的專業客商與外商又創下了新的義博會紀錄。
同樣令人可喜的是,歐盟客商數量比例也在提高。美國駐滬總領事季瑞達在義博會現場向記者表示,義烏小商品在美國非常受歡迎,越來越多的歐美客商已經加入到中美貿易當中來,其中在義博會上采購小商品是中美貿易的一個重要渠道。
外貿成交近七成
據統計,2007義博會5天展期實現展覽交易總額108.9億元,比上屆增長15.3%,首次超過100億元。多種膚色的采購商在這里高密度集聚,直接助推了義博會外貿成交額的上升,今年義博會外貿成交額達9.8億美元,占展會總成交額的67.5%,充分體現了展會的外向性。
在義博會現場,記者與參展商交談當中,回答最多的是接到一批外貿訂單,建立了一批外貿采購信息,這些爽朗的回答驗證了參展商對義博會認同與肯定。
“廣交會上看樣,義博會上下單”已經成為業內的一句口頭禪,義博會的外貿機會直逼廣交會。在2002年,義博會的展會成交額、出口成交額分別為51億元、2.85億美元;到了2006年,義博會的展會成交額、出口成交額分別增長到94.5億元、7.8億美元。
2007義博會的外貿機會讓眾多參展商收獲頗豐。在義博會的綜合精品館,美的華東區銷售總監廖慶華顯得一臉興奮,他對記者說:“美的作為全國知名企業一年要參加很多展會,但義博會的效果簡直出乎意料,博覽會開幕不到半天,就達成初步意向十多批,這么好的參展效果讓我們對明天的義博會充滿期待。”
中國的義博會,世界的義博會
在義博會知名度與外貿機會不斷攀升的過程中,義博會繼廣交會、華交會后的國內第三大出口商品展的地位更加鞏固,義博會擁有目前國內最具規模、最有影響、最有成效的日用消費品類博覽會的稱號更加名副其實。
2007義博會國際化氛圍更加濃郁。除了熙熙攘攘的外商采購身影之外,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意大利、德國等國家都組織了眾多的外商前來義博會現場,一些外國駐華大使、駐滬領事也紛至沓來。
與此同時,今年海外參展最令人注目的亮點,還要數首次開設了“標霸美國館”,引起了許多客商的興趣。據了解,在義博會之后,美國商品館還將亮相義烏國際商貿城,開館后,將陳列食品、飲料、嬰兒用品、汽車用品、家庭清潔用品等7大類共2000余種美國產品。
在2007義博會舉行美國商品館推介會,就是利用義博會這個平臺促進進出口貿易平衡,這不但將擴大美國對華出口商機,增加中美產業界對話平臺,還將從一個側面將義博會的國際化水平推升到一個新的“高點”,這足以說明義博會既是“中國的義博會”,也是“世界的義博會”。(記者陳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