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天下午(2007年11月16日),記者從2007中國旅洽會“游艇產業專場對洽會”上獲悉,來自澳洲、臺灣、上海等地的知名游艇投資商集體亮相,在此尋覓商機。其中,澳大利亞最大的游艇俱樂部集團——萊悅游艇俱樂部(Leisure Boating Club)與我市江北區政府達成了3000萬元的寧波萊悅游艇俱樂部項目開發的合作意向,并舉行了簽約儀式。
象山旅游局重新包裝、策劃了游艇、國際海釣俱樂部、汽車營地等項目。澳大利亞游艇項目考察團也已明確將在旅洽會結束后赴象山漁山島、檀頭山等海島進行實地考察。
游艇經濟,這個在國內業界已不算新鮮的名詞,于經歷了十年沉浮之后,在這一季成為了本屆旅洽會的“新寵”。
曾經“曇花”榮登“新貴”
早在十年前,上海舉辦第一屆游艇展時,法新社就曾撰文指出:這種展會在中國舉辦似乎早了幾年,但是意味著一個市場的啟動。10年來,中國的游艇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一度被認為是“早產兒”,雖曾花落長三角等地,終因水土不服而中途夭折,此間慘淡經營數年。然而,就在人們紛紛議論游艇經濟不過是“曇花經濟”的同時,國內外業界對它的熱情卻在逐年高漲。
早前在寧波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上,游艇展作為消博會“新品”,首次亮相即成焦點。國內外品牌游艇企業紛紛搶灘。在現場,蘇州一位游艇俱樂部的負責人說,在業內,長三角游艇經濟已經呼之欲出了。據統計,短短兩年內,浙江的游艇俱樂部已發展到12家。而在國內游艇經濟的啟蒙地上海,澳洲萊悅游艇俱樂部在進駐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在長三角吸收了近20名企業和個人會員。在寧波,目前位于象山港區域奉化松岙鎮海邊的一個總投資上億元的項目已動工建設,此外江北、寧海、象山等地也“蠢蠢欲動”。
數年前曇花一現的游艇經濟,如今榮登業界“新貴”,卷土重來。
政府搭臺 號準“投資脈”
據了解,在今年旅洽會組織的幾個旅游產業對洽會中,游艇是唯一作為專項產業舉辦的對洽會,且屆時將有來自澳大利亞、臺灣、上海等地數十名專業游艇投資商前來參會,如此規模在國內尚數首次。中國旅游投資洽談會在業界素有國內旅游投資的“風向標”之稱,其對游艇產業的重視程度,體現了國內游艇經濟發展的廣闊前景。
根據海外的研究報告顯示,游艇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盡管在全球年產值不足400億美元,但它可拉動包括游艇研究開發、設計制造、銷售、使用、維護保養、修理、管理、旅游、餐飲、酒店、房地產等產業,在游艇上1美元的投資,可引發6.5美元至10美元的乘數效應。
通過這幾年對市場的前期培育,以及國內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不少業內專家樂觀地表示,在中國發展游艇經濟的條件,正日益成熟。
據統計,隨著游艇產業的發展,目前國內已有200多家游艇生產企業,較集中的如寧波、杭州等,其中杭州富陽市所生產的皮劃艇、賽艇,已占據國內行業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而隨著長三角地區中產階層的迅速成長,對游艇的需求市場已逐漸成型,據介紹,上海已舉辦了11屆中國國際船艇及技術設備展覽會,幾乎每次展會上的游艇都會被蘇浙滬的買家買走。
這一切,象征著游艇經濟的風箏已經高高揚起,而旅洽會,就是那根牽引著的紅線。
穿針引線 再傳佳話
“為美麗尋找資本,讓智慧創造財富,給要素搭建平臺”,秉承著這樣的主題,每年的旅洽會總能成就旅游投資界的一段段佳話,而今年,寧波江北區游艇項目和澳大利亞萊悅游艇俱樂部之間的“良緣”同樣如此。
與其他國內沿海相比,寧波的游艇產業起步較晚。雖然已擁有數家游艇制造企業,但缺乏專業的游艇停靠碼頭,游艇經濟難成氣候。然而,寧波所擁有的市場發展潛力仍然讓許多業內人士心動不已——據有關數據顯示,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時,游艇經濟就處在萌芽階段,而寧波的人均GDP已達到6568美元。在強大的市場需求之下,寧波的游艇經濟已蠢蠢欲動。然而,動輒上億的巨大投資和專業化程度高的規劃要求讓一些地方犯了難。
與此同時,國內近年來逐漸高亢的游艇產業需求也吸引了大批境外專業投資商的關注目光,澳大利亞萊悅游艇俱樂部便是其中之一。作為澳洲最大的游艇俱樂部集團,萊悅已經在新加坡、迪拜、泰國等國家建立起自己的網點,此前,他們在中國的第一個網點——上海黃浦江網點的已正式營業,同時,他們還計劃在未來2年內在中國主要城市和水上休閑旅游勝地設立18個俱樂部網點。但缺少一個專業、權威的交流平臺,這些資本也只能在小范圍內運作。
于是,當兩者因旅洽會的機緣而相聚,一段美好“姻緣”就此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