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產品名單”再次更新,問題企業增至309家,相關產品增至863種。其中,臺灣食品巨頭統一企業集團,又有4款飲料產品新近上榜。這與統一上次涉塑被公告,相隔近半月有余。
國家質檢總局
命令暫停進口4款統一旗下飲料
據了解,統一此番進入問題產品名單的4款產品分別是,統一番石榴汁(960ml)、統一金桔檸檬汁(960ml)、統一金桔檸檬汁(490ml)和統一甘蔗汁(490ml),由統一委托美達食品工業公司制造。
僅僅22天前,臺灣食品質量監管部門公布,統一企業生產的寶健運動飲料、蘆筍汁和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因含有塑化劑被下架回收,并確認其有毒蘆筍汁已銷往大陸。
隨后,大陸統一承認,確實有部分含有塑化劑的蘆筍汁經小貿易商通過“小三通”流入到大陸市場,涉及廈門、東莞等臺商較多的地方。國家質檢總局表示,6月1日起,暫停進口統一的蘆筍汁、甘蔗汁、芭樂汁以及金桔檸檬汁。
統一
回收流入大陸的問題產品
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陸先生在給記者的郵件中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幾款產品均未在大陸地區生產,統一企業大陸公司與臺灣公司在原料采購、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都是獨立的,大陸統一企業生產并銷售的產品從未使用起云劑,也從未向臺灣昱伸香料公司、臺灣賓漢香料化學有限公司購買過任何原料。
據了解,包括新增的4款飲料在內的問題產品,是通過位于廈門等地的小貿易商代理進口的,并由貿易商自己的渠道進行銷售。6月1日,統一宣布啟動清查程序,并通過三種渠道進行回收:貿易商封閉庫存、接受中間渠道和消費者退貨、清查回收。
陸先生表示,“對于少量流入大陸地區的臺灣問題產品,雖然不是通過大陸統一企業的系統銷售,但秉持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已協助進口代理商進行回收。消費者如果在大陸購買到臺灣生產的問題產品,可撥打大陸的消費者服務熱線,相應業務人員會聯系消費者處理退貨事宜。”
市場
統一飲料銷量下降
天氣越來越熱,原本應該是飲料店業績越來越好的時候,不過,據報道,受到塑化劑風暴影響,5月份臺灣飲料店業的營業額年增率僅0.97%,幾近零成長,像統一等臺灣品牌飲料的大陸銷量亦受打擊。
記者在三里河美廉美超市內看到,統一冰紅茶飲料被放置在貨架角落的位置,冰柜里也只能找到一兩瓶。超市工作人員說:“受塑化劑風波的影響,統一產品不好賣,其他飲料銷量也一般,只是本地生產的酸梅湯飲料和可樂飲料銷量還不錯。”
受塑化劑風波影響,諸如冰紅茶之類的原來熱銷的統一產品最近銷量也有所下滑“以前統一冰紅茶賣得不錯,可是這幾天沒有賣出去多少,不知道是不是受塑化劑的影響,總之最近飲料的銷量情況整體不佳。”
專家
統一飲料地位受沖擊
統一企業大陸新聞發言人楊壽正此前稱,剛開始的確有些銷售渠道對統一產品安全有疑慮,少量賣場也有下架行為,但是經過公司持續不斷的溝通,同時出具了產品合格證明,大陸的銷售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陸先生對記者說,“整體銷售狀況在正常范圍中。”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事件仍然會對統一在大陸的銷售造成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消費者對統一旗下產品的防范意識較為強烈,選擇統一的概率減小;另一方面,一些超市、賣場等終端市場,也會因擔心安全隱患問題而選擇性地將統一產品進行下架處理。而這都會嚴重影響統一在大陸的銷量。
“這次事件對統一的打擊較大,將給其他飲料企業提供很好的市場機遇,進而影響統一在飲料市場的地位。”周思然稱。據介紹,此前,統一主要在茶飲料和低濃度果汁飲料市場擁有較高的占有率。
業內人士指出,不只是統一,塑化劑事件還將對整個飲料行業造成沖擊,主要表現在:首先,消費者不信任感加劇,將有意識地減少飲料銷量,抑或選擇自榨果汁、飲用水等代替,造成今夏飲品銷量下降;其次,企業拉動銷售的壓力加劇,為挽回塑化劑風波對飲料行業造成的影響,飲料企業或將加大促銷和廣告宣傳力度,營銷成本增加。
“當然,塑化劑風波對飲料行業的沖擊,并不會長期存在,飲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仍然比較樂觀。”周思然表示。
塑化劑替代起云劑
塑化劑的成本不及棕櫚油的五分之一,但用它來代替起云劑中的棕櫚油,能產生與其類似的乳化效果。所以,不法商人李代桃僵,塑化劑被廣泛應用到食品當中,比如茶飲料(紅茶、綠茶、奶茶、冬瓜茶、烏龍茶等);果汁類(百香果、葡萄柚、水蜜桃、荔枝、蘋果、楊桃汁等);各類運動飲料等;果漿、果醬類(芒果果漿、水果顆粒、鳳梨濃糖果漿、草莓果醬等);粉狀類(膠原蛋白粉、益生菌、果汁粉等);錠狀類(口嚼錠、羊乳片、膠囊等)。
塑化劑危害
這樣大范圍地把有毒工業材料塑化劑應用于食物添加、食品包裝中,對人體將帶來巨大的健康隱患,特別是會嚴重影響小寶寶的生長發育。
塑化劑還有一別稱,叫“環境荷爾蒙”,用更通俗的話說就是叫“環境激素”,它普遍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空氣、土壤和水中。這種“環境激素”,如果用于食品中長期被人體攝入,毒性在人體內會停留一段時間才能被人體排出一部分,導致人體內分泌失調,長期攝取會導致癌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
男性攝入中毒會危害生殖能力,造成基因毒性,傷害人類基因;而女性攝入中毒則會導致性早熟,甚至造成畸胎;小寶寶正處于一個快速生長發育期,特別是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都在迅速發育,因此塑化劑對寶寶帶來的潛在危害會更大。而且被塑化劑毒害之后,還可能會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