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報7月18日推出消毒餐具調查報道后,衛生部門高度關注。幾天來,市區兩級衛生監督部門摸底調查餐具消毒企業,發現該行業目前雖然良莠不齊,但40多家集中式餐具消毒企業中,不乏很規范的企業,他們提供名副其實的消毒餐具,能讓人放心使用。
什么樣的消毒才是規范的?這幾天,記者跟隨市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對位于鎮海九龍湖的鎮海宏偉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和位于北侖的宇昕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消毒流程進行了現場觀摩。執法人員評價說,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消毒流程,他們都具有示范性。
防污染各車間嚴格分離
宏偉餐具消毒有限公司位于鎮海九龍湖鎮九龍湖村的一處山坳。車子到達目的地時,廠門緊閉,門衛問清緣由才開門,看得出,這里的管理是很嚴格的。
公司用于餐具消毒的面積達1000平方米,有足夠的地方布局生產場所。在總經理陳國定的帶領下,記者對消毒流程進行了現場觀摩。
公司有專門的行人通道,與包裝車間是隔開的。首先進入的一個房間是更衣室,里面掛滿了工人的衣服。所有員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此換上工作服。
走出更衣室后是一條長長的走廊。透過一層玻璃,能看到包裝車間的工人正在忙碌工作。走廊的墻壁上,張貼著餐具洗滌消毒工藝流程示意圖,還有員工的健康證。
走廊的盡頭處,是回收粗洗區和清洗消毒間。包裝車間、消毒車間和包裝車間都是獨立的區域。據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介紹,之所以要求各個車間分離,目的就是防止餐具消毒后出現二次污染。
記者后來在北侖宇昕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消毒車間看到的也是同樣布局。該公司消毒場所的面積也有500多平方米,各車間分開。在包裝車間,安裝了多臺紫外線燈,每天晚上工人下班后,公司都要對該車間進行紫外線消毒。
保質量消毒有10多道工序
在很多餐具消毒場所,粗洗車間因為要處理剩菜剩飯,不僅氣味重,而且很臟。但在宏偉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記者碰到的卻是另一種景象:幾乎聞不到異味,地面非常整潔,看不到餐廚垃圾。
在粗洗車間的門口,四五名工人正對回收來的餐具進行除渣和分揀。原來,公司為保證粗洗車間的衛生,特地開設了人行通道和進貨通道,回收的餐具從進貨通道直達粗洗車間門口,在那里完成除渣、分揀,再進入浸泡等工序。
浸泡粗洗完畢,裝著餐具的塑料筐進入沖洗程序。那條全自動的傳動帶至少5米長,經過近兩分鐘的沖洗后,再進入高溫消毒程序。高溫消毒的溫度設計是280攝氏度,消毒時間約1分鐘。
餐具高溫消毒后,通過傳送帶進入清潔操作區。經過高溫消毒的半成品火燙火燙的,不戴手套根本無法立即操作。工人們說,半成品出來后,如果要馬上包裝,至少得戴兩副手套。不過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等餐具涼了之后再包裝。
包裝廠房為大玻璃窗封閉式,寬敞、干凈、明亮,進入人員要穿戴規定衣服并消毒。
在包裝間的流水線上,工人們身著統一的藍色工作服,戴著手套,有條不紊地進行包裝作業。
工人們說,手套都是一次性的,上午一雙,午飯之后換一雙。
從現場工人的操作來看,一套使用過的餐具從開始清洗到包裝好,需要經歷10多道工序。
北侖宇昕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餐具消毒流程,還多了一道紅外線消毒工序。該公司對除渣、分揀也動足了腦筋,自己開發了一條傳送帶,將餐具倒入傳送帶上,除渣分揀之后,那些食物殘渣就順著傳送帶倒入出口處的籮筐,及時處理,減少了食物殘渣發出的餿味。
重細節水龍頭全是腳踏式
這兩家較為規范的餐具消毒公司,除了規范消毒程序外,還非常重視細節。
宏偉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車間洗手用的水龍頭全是腳踏式的,不需用手,腳一踩,水就流出,腳一放,水就停了。陳國定說,這是為避免員工因洗手可能引起的二次污染。
北侖宇昕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車間墻壁上,張貼著10多名員工的健康證。從時間上看,全都在有效期內。公司負責人貝雙龍告訴記者,餐具消毒事關群眾健康,所以他們對員工的要求同餐飲行業沒啥區別,所有進來的員工就要進行身體檢查,領取健康證后才上崗。
貝先生承認,這活確實很辛苦,像車間的工人,上班一站就是7個多小時。在外送貨的,那也是力氣活,所以目前雖然出的工資不低,但招工還是很困難。盡管如此,他們對工人的健康一點也不含糊。員工招進來后,公司出錢帶他們去醫院體檢,凡有不符合從事餐飲衛生工作要求的疾病者,都不錄用。
他們都在期盼餐具消毒行業的門檻該提高了
從衛生部門提供的抽查結果來看,這兩家企業的消毒產品合格率都是100%。可令人不解的是,目前他們承接的業務卻不是很多,都只有日均5000套左右。
“無序競爭,市場不規范,做得好的反倒競爭不過做得差的。”陳國定一語道破玄機。
宏偉餐具消毒有限公司面積有1000余平方米。2008年4月,陳國定同另外兩人一共投資250多萬開辦了這家消毒公司。像這樣的規模,當時在寧波也是數一數二的,所以他充滿了激情:一定要嚴格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規范操作,把公司打造成餐具消毒行業的龍頭。
開張后不久,他才發現,“江湖”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簡單。因為準入門檻太低,魚龍混雜,不少企業靠偷工減料壓低價格競爭。目前,他每套餐具0.7元的價格幾乎就沒什么利潤了,但有的消毒公司竟然還能以0.5元的價格銷售。這樣的價格是他無法承受的,所以承接的業務量并不多。
更令他氣憤的是,一段時間,他甚至還接到威脅電話,“你要做是吧?明天看我不把你車胎戳破才怪呢!”陳國定回憶說,一段時間,因為他的餐具消毒過硬,雖然價格略高了點,還是有不少飯店客戶。結果麻煩就來了,連續接到好幾個這樣的威脅電話。后來,好幾家飯店不用他的貨了,那些飯店老板跟他訴苦,說有人上門,強制飯店用他們提供的餐具。
因為沒錢賺,另外兩個合伙人都撤資了,只剩下陳國定苦苦支撐。盡管如此,陳國定說,他還是要按照當初的規范流程操作,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更不能昧著良心賺錢。
和北侖宇昕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貝雙龍一樣,他最大的期望就是提高餐具消毒行業的準入門檻,衛生主管部門對該行業有效監管,只有這樣,群眾才能真正用上放心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