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白衣天使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是不幸者的天使,能將痛苦化為歡樂,能夠為患者帶來幸福。”
我是一名普通的ICU護士,我相信如我一般普通的無數護士姐妹和醫生同仁們,他們定日常巡回在病人的病榻旁,每日穿梭于悲喜與歡樂之間,用我們的醫德、知識與技能去幫助與挽救病人,減輕疾病痛苦,促其康復。相信,每一個有良知的醫護人員,都懷揣著一顆白衣天使般圣潔的心;我們每一張綻放的笑臉,都是通過自己的良心與知識而得到的;每一份辛勞與努力,都實現著當初從業我們師輩所授大醫精誠的誓言。由此溯源,古今中外,沿岐黃至今,莫不如此。從濟世救人,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解除病痛的扁鵲;遍嘗百草,著書濟世、甘冒風險獻身中國醫學的李時珍;仗義疏財,助人為樂,畢生只為中醫事業的孔伯華;到獻身中國醫學事業的外籍醫生共產黨員白求恩;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傾心于中國衛生事業的馬海德。平凡崗位超常奉獻的李琦等等。他們以青春、熱血向我們訴說了一個亙古不變真言:為醫者注定奉獻,而奉獻的天空也是最美麗的。
要奉獻,首先要有基礎,一個基礎扎實、業精、技精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務大眾。這就需要我們很好的學習醫學知識,多吸取教訓和經驗,在前人的求醫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另外,無私的奉獻更需要我們具有高尚的醫德醫風,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類醫學事業奮斗終生的獻身精神。只有思想高潔的人,全心為民的人,才能是無私奉獻的人!
然而在法制化社會日益健全的今天,在傳媒迅速發展的今天,醫療事故的官司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醫院和醫生不斷的卷入到醫療糾紛當中,因而,醫生的職業道德問題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為我們衛生行業急待解決的首要問題。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金錢的“魔爪”伸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階層,醫療行業亦不能幸免。在我們的隊伍中存在購買藥品、醫療器械收受“回扣”,醫生收“紅包”,醫院亂收費,醫生亂開檢查費等不良現象。這些不正之風,加劇了醫患關系的緊張,給這個神圣純白職業摸上了一層陰影。而患者則動則求助于法律,讓醫生們行醫時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卻非來源于張孝騫的那種“以病人為本”的心情。如此一來,即便是有再高明的醫術,在這種情況也不敢作出確定的診斷,越來越多的醫生抱著一種明哲保身態度。不可回避的是,這是我們行業的悲哀,也是有良知的醫者們的無奈。也許這只是非主流的現象,這只是我國醫療衛生發展過程中一過性的陣痛,不能代表主流的醫療文化價值觀。但毫無疑問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怪而荒誕的現象和與之相和的實用主義的價值觀----正螻蟻為窟沖擊著我們也已構建的“精”“誠”為靈魂的大醫精誠堤壩。回想溫總理站在汶川地震的廢墟上,用他老人家手寫下“多難興邦”四個蒼勁矍鑠的粉筆字時,感動著每一個現場參與救護傷者的醫護人員,也感動著每一個普通中國人,他是一國總理,但他也是普通的一位老人,這是一位老人,一位大國總理的自信與殷殷希望。我們的醫療行業正蒸蒸日上,我們不是站在廢墟上,試問我們有理由去回避這些發展中的矛盾嗎?不能也不必!
“風怡浪靜見人生真境,味淡聲稀識心體之本然”。不為良相,當為良醫,精者,醫術高明;誠者,醫德高尚,一代藥王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告訴我們:“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苦”,因此我以為,我們應繼續秉承大醫精誠精神,做一個醫德高尚的醫者,應做到“君子慎獨”,應有五柳先生化情山水,閑云野鶴般的隱士情懷,不求名利,不求聞達,又要有諸葛孔明鞠躬盡瘁的滿腔熱血,一旦入世致用,則心系天下蒼生,常懷悲天憫人之情,恪守醫德,精研醫道,救死扶傷。
作者:寧波市中醫院 時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