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城鄉公交西北停保場,啟動城市公交國際商務區停保場、城鄉公交雙溪路停保場前期工作,建設9個樞紐站,繼續推進中途站3年建設工程。
●繼續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建成中山路(秀州路-新洲路)、中環北路(禾興路-華玉路)、中環東路(華玉路-中環南路)、廣益路(三環東路-嘉善大道)4條公交專用道。
●繼續堅持交通違法“零容忍”,對嚴重違反城市道路交通行為的典型人員進行實名曝光和抄告,提高車輛和行人的守法率。
2014年是嘉興城市治堵的第二年,并提出了“力度大于去年、質量高于去年、成效好于去年”的要求。記者從12月25日召開的我市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匯報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和目標。省治堵工作考核組聽取了我市2014年城市治堵工作情況和2015年治堵工作目標和任務的匯報,并分組對我市治堵工作進行了實地檢查。
各項任務和目標超額完成
緩解停車難是治堵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市主要采用了“加法”和“減法”的方式。“加法”即指充分利用橋下空間、城市外圍空地和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減法”主要是減少主城區道路路面停車位,清理影響交通功能的路面停車位,加大對治堵重點道路和擁堵點周邊道路的停車管理,確保還路于民。
數據鏈接:
今年我市新增專用停車位7925個,其中公共停車位575個,完成率106%與115%;舊小區停車位改造完工4個,完成率100%;舊小區停車位改造新增車位數205個,完工率103%;減少影響交通功能的路面停車位1953個,其中重點區域內1498個,完成率103%與125%;完成6處地下空間停車功能歸位整治工作。
優化城市路網是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的基礎。今年,我市加快主干路網的完善貫通,推進商務大道、紡工路、吉水路、紅薇路等主干路網與城市支路改造,開展中山西路與聚賢路道路交叉口、中山西路與秀新路道路交叉口的改造,消除主要干道的交通瓶頸節點,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今年市區將“斷頭路”打通工程列為市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項目,完成了17條道路(7條為省考項目)的建設任務。
與此同時,我市將慢行系統建設作為城市治堵的重要工作來抓,全市范圍完成綠道建設100公里,并在推進綠道建設過程中,結合人行步道、人行橋、棧道、公共自行車租賃網點等慢行設施建設,形成了舒適安全、通達便捷的城市慢行系統。
數據鏈接:
在路網建設方面,今年我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完成11.869公里,完成率119%;新建改造城市道路開工目標12公里,目前開工16.666公里,開工率139%;打通斷頭路完工2條,完成率100%;打通斷頭路開工5條,開工率100%;改善影響通行的擁堵點2處,完成率100%。
公交車有了快速車道,電子站牌搬上了手機,公共自行車的無縫連接,讓“258”行動(2公里范圍步行、5公里范圍自行車出行、8公里范圍公交車出行)能夠更好地實現。“到這個月,市區公共自行車的發卡量超10萬張。”市治堵辦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公交優先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保障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
數據鏈接:
今年新增公交專用道10.45公里,完工率為105%。開工建設城鄉公交西北停保場,建成秀洲區政府、西南樞紐、運河新區3個樞紐站,完成洪合鎮樞紐站前期工作;建成昌盛花園、新篁等9個公交首末站(包括城鄉公交)。新建(改建)港灣式停靠站28個,候車亭251個,站牌設施360個。全年優化公交線路51條,城鄉公交開通王店夜班公交線路。新增公交車60輛,完成率120%。新增公共自行車2200輛,完成率110%。
2015年是治堵突破之年
“今年,我市開展了交通秩序整治行動,查處重點違法行為涉及機動車的共97397起,涉及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共18146起。”市治堵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城市治堵中,我市制定了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在治堵重點區域實施城市循環交通組織,編制完成智慧交通總體建設方案,初步建成集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公交、停車、秩序管理于一體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2015年是深入開展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突破之年。在優化線網方面,將研究確立清晰的公交線網層次,按照“快、干、支”的標準和定位逐步優化完善,實施完成白班、夜班線路“并線”工程,并延長公交服務時間,爭取實現所有白班線路運行至18點以后、夜班線路運行至22點以后。
建成城鄉公交西北停保場,啟動城市公交國際商務區停保場、城鄉公交雙溪路停保場前期工作,建設9個樞紐站,繼續推進中途站3年建設工程;繼續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建成中山路(秀州路-新洲路)、中環北路(禾興路-華玉路)、中環東路(華玉路-中環南路)、廣益路(三環東路-嘉善大道)4條公交專用道;將進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加大公共自行車投入力度,增加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與車輛數等。
市治堵辦有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將繼續堅持交通違法“零容忍”,對嚴重違反城市道路交通行為的典型人員進行實名曝光和抄告,提高車輛和行人的守法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