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擁堵”這個現代“城市病”已經在很多城市顯現,莆田也不例外。莆田市中心城區交通該如何管理才能更通暢?加快智能交通體系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新課題。
莆田市智能交通及道路交通管理的相關方案和研究成果,將在近期出爐。那么,莆田“智能交通”規劃到底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普通市民對此又有何期待?記者走訪了市交警部門,有關負責人對此作了解讀。
【調查】老城區交通弊病不少
這些年,莆田市中心城區新修建了不少市政道路,不僅拓展了城市空間,也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不過,在老城區,由于一些客觀原因,交通擁堵狀況日趨嚴重。
7月3日傍晚,莆田市區荔園路一期及附近的荔華大道發生嚴重的大堵車,被堵的車子排成了將近5公里的長龍,擁堵現象一直持續了4個小時。市民李先生家住在華亭鎮,當天下班后他的車也一直被堵在路面上,“等待是漫長而無聊的,我還特意打了幾個電話通知朋友繞行,接著就只能玩手機打發時間了。”的哥陳師傅說,他最怕在下班時間經過勝利街和八二一街,在這些路段堵車是家常便飯。
前些日子,文獻路、學園街等道路的護欄因為違章廣告被拆除,很多市民出行“不習慣”。市民王先生說,這些天,上述路段有很多行人亂穿馬路,不少機動車也趁機隨意調頭、逆行,險象環生。
另一個被市民逅病的是莆田城區的停車位太少。據市交警部門透露,目前莆田城區還沒有一個專業停車場,僅有的5個臨時停車場也只有200多個車位,為此,交警部門不得不在路面上施劃數千個臨時停車位。不過,這些車位對日益增多的車輛來說早已是“僧多粥少”。
【規劃】智能排查重要堵點提出停車對策
莆田市智能交通和道路交通管理規劃范圍以莆田市中心城區為主,根據部署,莆田市力爭到2015年提前實現智能交通現代化。
據了解,此次專項規劃包含:莆田市智能交通專項規劃、莆田市智能交通指揮中心設計以及莆田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3個方面的內容。
莆田市智能交通指揮中心設計內容包括: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大廳及中心機房,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高清電子警察系統,高清卡口系統,交通流量檢測系統,交通誘導系統,停車誘導系統,警用GPS系統,莆田市智能交通集成指揮調度平臺,交通仿真系統。
“其實,智能交通系統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街上的信號燈已經由紅黃綠三色變為帶箭頭指向和時間顯示,這就是智能交通控制系統的一個應用。”市交警支隊科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莆田智能交通建設還處于起步期,應借鑒智能交通技術經驗,在發展初期做好全盤規劃,利用最少的資金實現最優的效果。
與此同時,要排查出城市重要堵點,對莆田中心城區重要交通節點提出優化設計方案,根據交通流及優化方案提出單行道通行等交通組織方案。分區域、分路段提出停車管理對策以及停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建議等。
智能交通規劃范圍
北起荔城-荔涵大道,南至荔園南路,東起荔園-交戰路,西至荔園西路,以及荔華東大道萬達廣場至瀨溪橋段、城港大道、荔港(迎賓)大道、莆興路,同時兼顧中心城區拓展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