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王凱藝通訊員王蓉)位于寧波海曙的“青林灣”小區,可謂寧波最大的住宅小區,總共分八期開發,這幾年已陸續住進幾萬居民。
然而,這支龐大的居民隊伍,卻一直面臨著出行的困擾。上下班高峰期私家車出行擁堵,公共交通又不便利,已經建成或規劃的幾條軌道交通,似乎都與該小區“無緣”。
為此,居民們多次提議,希望能有接駁軌道交通的公交線直通自家門口。昨天,市治堵辦公開了兩個公交接駁的環線方案,供青林灣小區居民挑選。兩個方案的具體走向及站點設置不同,居民傾向哪條線路的人數多,之后就開辟哪條。
寧波最大的小區無緣地鐵
上萬居民出行成問題
目前,距該小區最近的軌交一號線澤民站,位于中山西路上,離住宅小區有三四公里路程。
可是,眼看地鐵一條條通起來,越來越多的小區受益,偏偏這個最大小區依舊沒份。前段時間,居民再次失落了,初步設計剛獲批的4號線雖然離他們更近,但還是“擦肩而過”。
為何青林灣不能通地鐵,寧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的專家也解答過,主要出于技術規范和節點考慮的原因。
技術原因主要是青林灣位置特殊,背靠姚江,東有江北大橋西有青林灣大橋,從線路技術上的規范特別是轉彎半徑、過江通道的選擇上,地鐵很難拐到那里。
另一個節點原因,涉及一條軌道交通線路的設計,要綜合很多客流節點。既要考慮青林灣小區節點,也要考慮它前面的節點和后面的節點,不能因為一個小區,而忽視其他節點。
兩條軌交接駁線路二選一
僅在早晚高峰時段運營
好在這個問題如今終于有了解決方案:開辟微循環公交線路,來接駁軌道交通。對此,市治堵辦提供了兩個方案,供該片區居民二選一。
記者留意到,兩個方案相似點是,都是公交青林灣站至公交青林灣站的環線;而且都僅在上午6:30-9:00、下午4:00-6:30運行;均配備2輛空調大客,統一票價為2元。
而兩線的區別,在于走向及站點設置不同,而且每條線路上午、下午的走向也有所差異。
方案一中,上午的單向線路走向為:悠云路、青林灣街、麗園北路、中山西路、環城西路、新星路、悠云路。單向停靠:悠云路、水岸心境、新星路、市中醫院東(海曙交警大隊)、寧波市實驗學校、天一家園、海曙外國語學校。
下午單向線路走向:悠云路、新星路、環城西路、中山西路、麗園北路、青林灣街、悠云路。單向停靠:海曙外國語學校、天一家園、天一家園西、市中醫院東(海曙交警大隊)、新星路、水岸心境、悠云路。
該線路總長7.2公里,周轉為30分鐘,間隔15分鐘。配備空調大客2輛,統一票價2元。
方案二中,上午單向線路走向為:悠云路、青林灣街、麗園北路、新星路、機場路、中山西路、環城西路、新星路、悠云路。單向停靠:悠云路、水岸心境、新星路、青林灣西區(待新星路改造完工后,視實際站點位置設置)、天一家園、環城西路北段、海曙外國語學校。
下午單向線路走向:悠云路、新星路、環城西路、中山西路、機場路、新星路、麗園北路、青林灣街、悠云路。單向停靠:海曙外國語學校、環城西路北段、天一家園、天一家園西、青林灣西區(待新星路改造完工后,視實際站點位置設置)、新星路、水岸心境、悠云路。
此方案線路總長度8.2公里,周轉35分鐘,間隔15-20分鐘。
居民有類似需求
都可提議開辟微循環公交
在寧波,“以軌道交通和中運量公交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公共自行車為延伸”的公共交通出行體系,這幾年正在逐步成型,但仍有一些地域軌道交通未能覆蓋到,比如徐家漕、青林灣片區。
事實上,市治堵辦同相關部門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多方研究,已經在本月初開出了“微1”公交線路,專門解決徐家漕片區居民從小區到地鐵站的“最后一公里”通勤出行。
因此,待青林灣片區的接駁方案敲定后,“微2”公交線路也即將上路。有關方面表示,年底前肯定開通微2,盡量爭取月底前開通。
微循環公交線路多以路程短、站點少、速度快、客流相對集中明確為特點,往往作為主干公共交通(主干公交線路、軌道交通等)的接駁車,銜接社區與軌道。
隨著寧波城市逐步擴大,類似需求會越來越多,市治堵辦方面表示,如果居民有需求,可以向社區、街道提議,匯總到區、市治堵辦,條件一旦成熟,就可以開辟一條新的微循環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