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財政局:
為切實保障退休人員的身體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根據省、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決定對醫療保險市區統籌范圍內已參加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開展第三輪健康體檢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體檢對象
(一)醫保市區統籌范圍內在2010年12月31日(含)前已辦理退休手續且享受企業退休職工醫保待遇的參保人員;
(二)納入醫療統籌的離休干部的無固定收入配偶及遺孀和已退休的二等乙級及以上革命傷殘軍人。
上述體檢對象以下統稱體檢人員。
二、體檢時間和地點
體檢工作由有體檢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承辦,并根據體檢對象的分布情況,適當增加部分其它醫療單位充實體檢承辦力量。從2010年8月16日開始接受參保人員的登記預約,至2010年12月底基本結束。體檢人員在確定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內,可就近就便自行選擇體檢醫療機構。
2010年11月、12月辦理退休手續且符合上述條件的體檢人員可在2011年1月底之前到指定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參加體檢。
三、體檢項目
根據退休人員年齡較高、老年性慢性病較為普遍的特點,確定本次體檢的項目為:常規物理檢查內、外、婦、耳鼻喉科、眼底;腹部B超常規(膽、肝、脾、雙腎、胰);胸部正位片;常規心電圖;生化篩選常規(總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轉多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尿素、肌酐、尿酸、鉀鈉氯、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測定+低密度脂蛋白);癌胚抗原測定(CEA);甲胎蛋白測定(定性);血常規;尿常規(自動化分析)等9項。所需費用由市財政全額承擔。
四、職責分工
(一)市勞動保障局負責健康體檢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完善組織工作,牽頭與各有關單位共同做好健康體檢的宣傳、綜合協調、檢查指導、經費結算等工作,建立情況報告制度,及時通報體檢實施情況。
(二)市衛生局負責監督檢查體檢質量,指導體檢醫療機構提高體檢質量,協助勞動保障部門對體檢定點醫療機構的準入條件進行審核把關。
(三)市財政局負責健康體檢費用的落實工作,并對資金的使用、撥付進行監督。
(四)區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對所轄街道(鄉鎮)、社區的勞動保障救助服務機構進行專項工作布置和培訓,發放《體檢問答》、公告等宣傳資料,協助體檢定點醫療機構受理預約登記和體檢結果反饋。
(五)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所轄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體檢工作的能力和各項準備工作進行評估,在體檢的實施過程中予以督促指導,對個別地處偏遠的醫療機構,部分設備、項目及技術不能完全達到條件要求的,要予以調劑、協調解決。
五、工作程序
(一)預約登記。體檢人員應隨帶本人的醫保證歷本到本人選擇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預約登記(也可電話預約)。體檢醫療機構對其身份進行核對,并根據醫療機構體檢承接能力與體檢人員的意愿約定體檢時間,在體檢表上填寫人員基本信息、加蓋體檢預約專用章并告知其體檢的有關注意事項后發放體檢表。
(二)體檢。體檢人員在約定時間內持體檢表、本人醫保證歷本到預約的醫療機構進行體檢。醫務人員應核對醫保證歷本與本人身份是否相符,在體檢本上認真填寫體檢的實際情況,對體檢人員有疑問的指標和項目應予以耐心解釋。
(三)結果反饋。體檢結束后,由體檢定點醫療機構向體檢人員約定時間將體檢表發還給體檢人員個人保管,同時做好體檢結果的解釋工作。
(四)工作匯總上報。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在體檢結束后,應將體檢工作情況進行匯總,分別報送市衛生局和市醫保經辦機構,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六、其它事項
(一)本次的體檢費用由市財政部門按每人150元標準列入專項預算。由市醫保經辦機構審核匯總各體檢醫療機構上傳的體檢記錄人數后,由市財政部門會同市勞動保障部門發文下達。
(二)凡在2010年7月底前已辦理醫療保險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可在選定的異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體檢,憑有效體檢發票在2010年12月底前到市區統籌各醫保經辦機構據實結算,超過150元標準部分由體檢人員自理。
(三)轉企、改制單位事業退休(退職)人員的體檢,按照2008年8月8日《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關于轉企、改制單位事業退休(退職)人員體檢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辦理。
七、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對退休人員健康體檢工作的領導
實施退休人員健康體檢工作,是我市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的重要舉措;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重視廣大企業退休人員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按照“標準化、規范化、親情化”的要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二)認真做好體檢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 各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救助服務機構要加大宣傳力度,將體檢公告張貼到每個社區,有條件的社區要進行入戶宣傳,《體檢問答》要發放到人,對獨居的老人,要上門通知。
2. 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辟專用的等候區、休息區,提供免費早餐,設立引導臺和引導員;設立專線預約電話和明顯標志,配備專職登記人員;對體檢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如擁擠、中暑等)應制訂應急預案,確保體檢工作有序進行。
3. 各區衛生行政部門應對體檢定點醫療機構的體檢設備、儀器等進行一次普查,對個別醫療機構部分設備、儀器及技術標準達不到要求的,要予以調劑、協調解決,并在體檢實施過程中積極予以指導和幫助。
4. 市醫保經辦機構要及時開發計算機應用軟件,協調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開發商做好接口工作,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培訓。
(三)認真做好體檢實施及相關后續工作
1. 各體檢定點醫療機構要提供優質服務。應安排醫德好、醫術高、年資深的醫生帶班主檢,做到不漏檢、不錯檢。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講座,解釋體檢指標含義,提醒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傳授一些具有針對性的保健養生辦法,不斷提高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2. 各級醫保經辦機構要抽調力量,加強對體檢工作的動態管理和質量監察,積極做好體檢工作各環節的協調和配合工作。同時,要進一步規范窗口服務,做好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體檢費用的零星報銷工作和有關政策咨詢。
3. 由于體檢人員年齡偏大,疾病檢出率相對較高,二級以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要做好體檢后續醫療需求短期驟增的各項準備,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必要時可開辟單獨的候診室和化、檢驗的綠色通道,保證體檢人員的醫療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同時要教育醫務人員正確對待體檢醫療機構提供的體檢報告并作客觀分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共同維護我市醫保制度運行的良好態勢。
寧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寧波市衛生局 寧波市財政局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