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08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情況如何?
答:2008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招募規模擴大,全國共招募34020名高校畢業生。二是工作制度逐步健全,一系列配套政策先后出臺。三是管理培養日趨完善。四是就業服務初見成效。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全國“三支一扶”辦公室迅速撥付專項資金,指導災區確保“三支一扶”大學生得到及時救助和醫治。四川、甘肅、陜西等地克服一切困難,全力保障受災“三支一扶”大學生的人身安全。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幫助做好家在災區同學的生活幫扶和思想穩定工作。災區廣大“三支一扶”大學生不畏艱險、勇于奉獻,積極投身抗震救災,以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面貌,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記者:2009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在招募、待遇等政策方面有了較大調整,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答:根據今年就業形勢,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今年4月份,我部與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務院扶貧辦、共青團中央等8部門共同下發了《關于做好2009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在今年的實施工作中, “三支一扶”計劃結合就業新政策的落實,在項目統籌協調工作的框架下,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管理服務。
一是在招募培訓方面,嚴把關口,加強培訓。要求各地在適當擴大規模的同時,確實將基本素質好、成績優良、具有奉獻精神,而且所學專業為農村急需的高校畢業生招募進來。招募工作完成后,要認真開展崗前培訓。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截止時間比往年提前了近3個月,即6月30日。
二是在管理培養方面,搞好服務,注重培養。要求各地按照《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切實做好工作、生活方面的服務,提供更多的在崗培訓和業務學習機會,形成管理培養的長效機制。
三是在待遇保障方面,提高標準,加強保障。 《通知》專門強調,從今年起,“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的工作補貼、生活補貼標準參照本地鄉鎮事業單位初任人員標準執行,并且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各項社會保險。
記者: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是“三支一扶”計劃實施的重要環節,今年在這方面有何新舉措?
答: “三支一扶”計劃從2006年開始實施,至今已是第4個年頭。4年來共有8804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截止到去年末,首批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63.8%,部分省市達到100%。
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政府廣開就業渠道,最終還是要依靠高校畢業生的自身努力。
在就業服務方面, 《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就業4條渠道和相應的政策。
第一,報考公務員。 《通知》規定,各省(區、市)市(地)級以上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要堅持凡進必考,并明確錄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的比例。鄉鎮黨政機關招考方面,按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一是鼓勵“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后留在當地就業,原服務單位有職位空缺或有相對應的自然減員需補充人員時,要聘用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二是各省(區、市)縣以上相關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應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聘用“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同時,今后招募的“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在事業單位服務滿1年后,在現崗位空缺情況下,經考核合格,可與所在單位簽訂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
第三,自主擇業。要在堅持市場就業機制的基礎上,對自主擇業的“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加大公共服務力度。
第四,自主創業。 《通知》要求各地將服務期滿“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納入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支持范圍,為有自主創業愿望的“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提供“一條龍”服務。
此外,在相關政策銜接方面,也有相應調整。一是高職(高專)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可免試入讀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專科起點本科。二是對服務期滿報考研究生的,可享受加分等優惠政策。三是對已落實就業崗位的高校畢業生,各級“三支一扶”辦公室按規定落實助學貸款代償政策、工齡計算、服務年限視同社會保險費繳納年限等政策。其戶籍、檔案轉移接續手續按《關于做好2008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 (人社廳發〔2008〕6號)的規定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