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給青少年的教育開啟了新的窗口,而互聯網上的不健康內容也給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提出了新的挑戰。據不完全統計,到網吧上網的中小學生占網站顧客的50%以上,他們上網多為聊天、結識異性朋友,有的甚至為躲避家長或老師的管教專門跑到公共網吧登陸色情網站尋求刺激。這無疑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不利的影響。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為以盈利為目的色情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營業場所。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往往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任何在網上沖浪的人有意無意地就能看到,青少年當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旦接觸這些內容,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其二,當今社會的家長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青少年便用上網來打發時間。由于我們的傳統教育又往往回避正面的性教育,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在網上很容易接觸色情內容后,本來就早熟的他們便找到了獵奇和宣泄的場所。其三,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范。我國的立法相對滯后,在規范互聯網這一新鮮事物上顯得尤其突出。
為此,我們一方面要從正面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一方面又要把互聯網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普及互聯網教育,尤其是在學校普及是當務之急。方法之一是建立校園網,在網上實現同步教學、答疑解析,并且配合網下的定期面授。第二,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網站。大人喜歡的青少年不一定喜歡,通過建立他們自己的網站,不僅為青少年提供學習、交流和娛樂的空間,而且還對他們實踐所學的知識并進行創造性學習提供機會。第三,以技術手段控制青少年接觸網上不健康的內容,設立網站安全規則,將青少年保護在不良影響之外。第四,加強立法。全國首部網吧地方性法規《武漢市網吧管理暫行辦法》前不久已經頒布,其中一條即是當日21時至次日8時網吧不得接納未成年人。上海也出臺法令限令網吧遠離學校。但無論是從立法的層次還是立法的內容來看,還遠遠達不到保護的目的。建議將立法層次提高到國務院法規甚至人大立法的高度,并從各個方面規范網絡行為,以起到全面保護青少年免受不健康網頁影響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