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海曙、江東、江北三區教育局出臺小升初招生政策,并發布小升初對口學校方案。2012年的招生政策與往年大致相同,個別學校有所調整。比如,2012年秋季開始,江北區育才實驗學校將招收首批新生,而江東明樓中學暫停招生,原對口小學畢業生升入曙光中學就讀。
擇校生將失去定向保送資格
2022年公辦初中招生繼續堅持“中學小學校校對口,相對就近;對口中小學相對穩定,適當調整”的原則。小學畢業生免試(升學考試)升入初中,在校校對口方案公布前,各校不得另行以文化課書面測試方式錄取。
和往年相同,2012年小學畢業生及其家長若自愿放棄升入對口中學的權利,而選擇升入非對口學校,以后想轉回對口中學,則該生不再視作服務區學生;選擇升入非對口公辦學校的學生,初中畢業后將失去省優質示范高中定向招生資格。
借讀生原則上升入借讀地對口初中
已在本區小學借讀的畢業生仍需在本區借讀初中的,原則上與就讀小學其他畢業生一起升入相應的對口初中。如果相應的初中學額較滿,則由區內教育局安排到臨近的另一所中學就讀。
在區內小學畢業的借讀生,若確實要求回原籍地中學就讀,要填寫申請表,并附上該生在原籍地的戶籍證明和原籍地的服務區初中同意接收證明。對口中學應及時把該生材料寄回原籍地的服務區初中,但應在該生的《義務教育登記卡》上注明同意回某初中,蓋上學校公章,同時要注意在遷移電子學籍檔案時,不要再進行錄取。
幾類特殊情況學生就讀有規定
有本區戶籍和房產而在本區以外小學就讀,現要求回本區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生,根據該生及其家長的戶籍證明、房產證明、畢業小學學籍證明,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老三區的留學回國人員子女、華僑歸僑子女、外籍華人子女、港澳臺籍人員隨帶子女(含港澳臺籍學生)、來(回)老三區創業和引進人才的子女、現役軍人的子女等,要求在本區就讀初中的,由本區教育行政部門依據相關政策統一安排入學。
學籍所在校和實際就讀的應一致
三區教育局規定,各小學要按要求整理好畢業生材料,特別是電子檔案的完整和準確。2012屆小學畢業生登記表中的語、數兩科畢業考成績仍用百分制,其余成績可用等級制。
各小學要按電子學籍系統中已核實的名單,將各小學的畢業生材料匯總到區教育局。各小學不得自行將小學畢業生材料交給家長或其他個人。按規定,學生學籍所在學校和實際就讀學校應一致,各初中學校不得接受學籍不在本校的學生就讀。自2014年起,未取得初中電子學籍的學生必須回到原電子學籍所在地報考高中,并將失去省優質示范高中定向招生資格。
不得以分班為目的進行各類測試
為規范招生和辦學行為,三區教育局都規定,在尚未接收對口小學的畢業生材料前,各校不得提前發錄取通知書,不得以各種名義進行提前招生。
此外,應按小學畢業考試成績的各分數段均衡編班,不得再進行以分班為目的的各類測試,以及以“分層次教學”為名,舉辦事實上的“快慢班”。
對新生班額,三區教育局嚴格規定,原則上小班化教學試點學校每班35人以下,普通學校每班學額上限為45人,不得擅自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