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鳴達:教育,對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才有效
陳鳴達
教育,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傳世之寶。有人說,共產黨就是靠教育人民、動員人民、組織人民起家的。不僅如此,黨的自身建設,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隊伍,也是在黨的教育和實踐鍛煉下不斷發展壯大的。上世紀40年代,延安整風是一次以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教育運動。通過學習教育,統一了全黨思想,促進了全黨團結,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在全軍開展了訴苦運動。訴苦,即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予勞動人民之苦。訴苦運動提高了全體指戰員為解放被壓迫被剝削勞動人民而英勇奮戰的覺悟,堅定了英勇殺敵的決心。特別是那些從國民黨軍隊投誠俘虜過來的“解放”戰士,通過訴苦運動,認識到過去是為長官賣命,現在是為自己、為父老鄉親、為廣大老百姓打仗,精神面貌大變,戰斗力大增,很多人由過去的厭戰、逃戰,成了沖鋒在前的勇士。
解放戰爭中,200余名國民黨高級將領被俘。新中國成立后,他們被集中關押在北京功德林戰俘管理所。這些將領大多善戰,有的在抗日戰爭中立有戰功,被俘后并不服氣,對共產黨有抵觸情緒,不悔過不認罪。通過管理人員長期耐心的教育,戰俘們悔罪改過,特赦后,不少人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一定貢獻。國際社會高度評價,戰俘教育改造成功,唯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做到。
然而,毋庸諱言,教育也有不那么有效的時候。比如,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我黨歷來十分重視,但腐敗現象并未得到根治。翻閱一些貪官的履歷,不難發現,這些貪官無一沒有進過各級黨校參加學習培訓,有的還有黨校頒發的文憑。黨校本是教育培養黨員領導干部的場所,諄諄教誨的結果,也避免不了貪官污吏。分析原因,最主要的是,這些人抵制、拒絕教育,或只是表面接受教育,實際是為個人仕途涂脂抹粉。本世紀初,在革命圣地井岡山,發生了集體貪污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所屬五個景區的工作人員,除一名掃地的外,人人成了門票款的貪污犯,均被依法查處。按理,他們身處最神圣的地方,天天接受革命先烈事跡的熏陶,不應該做出這種褻瀆英烈、見錢眼開的事情來。
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告訴人們,教育很重要,教育有邊界,教育只對愿意接受教育的人才有效;對于不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來說,他們的墮落和犯罪完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但反過來說,教育者是不是也應該反思,為什么這些人不愿意接受教育,我行我素、自甘墮落?不得不承認,在教育問題上,我們是有失誤、不足的。比如,在教育內容上,存在從概念到概念、從口號到口號的現象,脫離實際,空洞乏味,難以讓人入腦入心;在教育方式上,有的滿足于簡單說教,不夠形象生動、喜聞樂見。更嚴重的是,有些教育者言行不一,臺上道貌岸然,臺下男盜女娼,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典型的兩面人,讓人難以信服。
因而,為了讓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教育,并從教育中獲益,增進知識,提高素養,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改進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式,特別是重視身教,一級做給一級看,一起帶著一級干,就顯得十分重要。倘若如此,還有人兩耳塞豆,一意孤行,拒絕接受教育,那么,唯有將之交給紀律和法律,用懲罰代替教育。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