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芷晴 周涵 黃克己:寧波如何向世界“圈粉”
王芷晴 周涵 黃克己
寧波以其悠久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創新的傳播方式,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國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發展活力。其實踐探索表明,一座城市要真正走向世界,不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更需要創新的傳播理念和現代化的表達方式。
戰略引領:文化自信與開放創新的時代音符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寧波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文化積淀,將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傳播理念有機結合,構建了一套獨特的國際傳播體系。寧波舟山港作為重要載體,將港口文化與旅游體驗進行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旅項目,讓游客能夠切身感受這座港口城市的獨特魅力。
寧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旅融合與國際傳播的政策文件,這些政策不僅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更強調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和國際性傳播。其中,《寧波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標識,將寧波建設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同時,《關于加快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則從體制機制、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維度為寧波的國際傳播工作提供了系統保障。
此外,寧波在文化IP方面還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資源的國際價值。以陽明文化為例,寧波開發了一系列面向全球的數字化文化產品。余姚市投資建設的王陽明國際研究中心,與眾多知名學府合作,推出了《傳習錄》多語種動畫解說系列,讓這一東方哲學思想以更簡易的方式走向世界。這些創新舉措不僅讓中國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更使其能夠以更加生動、現代的方式走向世界。
技術賦能:數字科技助力文旅融合與國際傳播
在數字時代,需要緊緊把握技術變革帶來的機遇。通過與知名科技企業合作,寧波打造了多個具有示范意義的數字化文旅項目,讓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直觀、互動的方式呈現給全球觀眾。其中,“元宇宙寧波”項目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VR技術1:1還原天一閣等歷史建筑,讓用戶能夠沉浸式體驗古籍修復、造紙等非遺技藝。這個項目不僅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更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戶的參與,成為展示寧波文化的新窗口。
另外,寧波文旅在海外社交媒體的多年耕耘和持續活躍,充分展現了寧波在內容創作的獨特眼光。GotoNingbo自2016年登陸Facebook、YouTube等海外主流社交媒體平臺以來,一直深入研究并把握社交媒體運營規律。該賬號不僅保持日常推文更新,還每年策劃海外定點投放,精準觸達目標受眾,并推出高頻互動活動,增強用戶參與感,如該賬號制作了沉浸式創意動畫系列英文短視頻《玩轉寧波》。這些視頻巧妙融合中華文化精髓和國際化的表達方式,生動展現了寧波的城市風貌和文化特色,成為傳播寧波城市形象的亮麗名片。
全球視野:構建開放包容的文旅融合和國際傳播新格局
目前,寧波正以創新理念和實踐構建“數字引領、人才支撐、平臺賦能”三位一體的國際文化傳播新格局,通過數字化轉型、青年人才培育和多維平臺搭建,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文化國際傳播體系,為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文明互鑒貢獻寧波智慧。
在數字化傳播領域,寧波構建起虛實結合的新型文化交流空間,如通過“數字海絲:從明州到多瑙河”AR沉浸式展覽,觀眾可以穿越時空體驗中歐文明對話的歷史場景,這種創新形式打破了傳統展覽的時空局限。同時,寧波打造的“中東歐文旅資源云平臺”實現了全市10個區(縣、市)文化資源的數字化整合與智能匹配,如推動慈溪青瓷與波蘭陶瓷等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
人才培育方面,寧波采取開放合作的培養模式,與國內外頂尖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重點培養既深諳文化傳播規律又掌握數字技術應用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全球寧波青年使者”項目正在推進實施,通過系統培訓和實踐鍛煉,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文化自信的年輕傳播者。這些青年使者既了解寧波本土文化,又熟悉國際傳播語匯,能夠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講述寧波故事,成為連接中外文化交流的青春橋梁。
在平臺建設維度,寧波采取“活動+機構”雙輪驅動策略,構建起多層次、立體化的國際文化交流網絡。一方面通過舉辦“海洋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盛會,以“寧波之窗”展示中國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另一方面積極籌建布達佩斯中東歐文化中心等實體平臺,建立長期穩定的文化交流機制。通過與中東歐等重點地區的深度合作,寧波正在編織一張覆蓋廣泛、運行高效的國際文化交流網絡,持續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互鑒。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中法聯合學院、寧波市文旅融合發展與國際傳播研究基地)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