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廉:凝聚合力持續改善消費環境
胡穎廉
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優化消費環境有助于降低消費者的搜尋、決策、維權等成本并提振消費信心,對擴大內需、保障人民群眾享有高品質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強調“建設誠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費環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制度措施的頒布,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質量標準、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機制,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優化消費環境是推動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的重要抓手。當前,應凝聚消費環境建設合力,做好消費供給提質、消費秩序優化、消費維權提效、消費環境共治等多方面的工作,構建供給側、需求側、監管側、社會側相協同的制度體系,形成“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的良性循環。
提升消費供給質量。從供給側顯著提高商品和服務質量,有助于提升消費吸引力和交易活躍度,形成生產與消費的互促互進。要著力提升商品消費品質,推動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改善服務消費品質,健全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完善消費者評價機制。創造更多消費場景,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建設一批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的品質消費集聚區,系統構建數字化消費生態體系,支持消費升級煥新。
維護消費市場秩序。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關乎消費信心,規范的市場秩序能夠降低信息不對稱、減少交易費用和價格扭曲現象,從而穩定消費預期。需進一步完善綜合治理機制,建立權責清晰、分工明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更好發揮各行業主管部門作用。嚴守消費安全底線,聚焦食品藥品安全等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消費熱點問題,持續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保障群眾人身財產安全。聚焦霸王條款、大數據殺熟等消費痛點問題,加強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營造公平誠信透明的消費市場秩序。
提高消費維權效能。暢通消費維權渠道、提高消費維權效能,有利于降低維權成本、增強消費者信任。要推動平臺型、總部型、連鎖型等大型企業健全消費糾紛解決體系,發揮引領作用。強化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提升對不法行為的威懾力度。創新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糾紛在基層解決。
推動消費環境共治。充分調動經營者、社會組織、媒體、消費者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有助于實現消費環境共建共治共享。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需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建立合規體系、完善售后服務,從源頭防范各類消費風險。強化行業自律,制定并實施行業自律公約和放心消費相關標準。加強消費者協會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消費維權服務與支持水平。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充分發揮信用約束、媒體監督、消費者參與作用,以協同治理改善消費環境。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