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涵:產教融合助力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鈺涵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滿足人民群眾全齡段、多樣化、高品質康養需求,推動全省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打造“浙里康養”金名片,列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十大標志性成果之一?叼B產業作為先進制造業和新興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需要積極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其中,產教融合作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徑,對于培養康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驅動康養產業技術創新及轉型升級,具有積極作用。為此,政校企要協同行動、協同服務、協同共享、協同監管,打造政策引領、教育筑基、產業聚合、資本賦能的產教融合聯合體,助力打造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寧波樣本。
政府強化頂層設計,做好謀篇布局和統籌協調文章
一是打通各部門間的職能壁壘。要建立部門協同機制,由市發改委牽頭,經信、民政、文旅等部門共同研究、整體謀劃、統籌推進康養產業發展戰略。如指導成立全國健康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制定共同體章程,明確主體權責,實現政策、資源、數據的跨部門流通。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金融+財政+土地+人才”的政策組合拳,推動康養產業發展,通過提供最為直接的財政激勵和資源傾斜等方式,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產教融合支持體系。
三是推動產業升級和融合發展。寧波擁有“山—海—佛—藥”的優勢資源,要堅持整體布局和主導推進,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引領醫療設備、智能制造、養老服務、康養旅游、營養保健等優勢領域深入校企合作,加強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由市經信局牽頭制定出臺的《寧波市“一老一小”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6年)》,以“醫+”“養+”“護+”“育+”“智+”五大領域為主攻方向,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健康千億級產業基地。
四是打造“甬有頤養”“甬有健康”等城市品牌。圍繞老年人上門照料、居家安全、助殘服務,以及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護理人員管理等核心業務,通過“甬易養”智慧養老平臺建設,精準對接服務需求,提升服務效率,做精做優城市康養品牌。
企業彰顯社會責任,從產教融合的被動參與者轉變為主動構建者
一是將產教融合嵌入企業發展戰略。加強企業產教融合方面的頂層設計和機制保障。例如,將部分研發費用專項用于產教融合項目,探索成立產教融合虛擬事業部等。如泰康保險集團主動與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合作,帶動社會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水平提升,踐行“做大民生工程的核心骨干企業”的承諾。
二是龍頭企業承擔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主體責任。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有助于促進產教資源高效匹配,推動技術攻關與人才培養協同發展。龍頭企業在“共同體”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浙江省屬特大型國有企業、世界500強物產中大金石集團牽頭,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樹人學院、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成立了全國健康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整合康養行業資源,促進政校行企深度融合。
三是聯合高校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企業聯合高校更好地開展應用型技術研究,最終實現成果轉化是產教融合的重要目標。例如,海爾施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與寧波大學醫學部合作共建了寧波大學——海爾施醫藥工程研究院,開展創新藥物研發工作。寧波綠之健藥業有限公司與浙江藥科職業大學共建醫藥數智技術產業研究院,協同推進醫藥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高校錨定產業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機制模式創新
一是優化學科體系。各類高等院校要錨定康養產業鏈與崗位鏈中的“醫、康、養、護、居”等領域,根據各校層次及特色,促進相關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同時在醫學類、護理類、旅游類、管理類等專業的培養方案中設置康養方向,提升專業設置與寧波康養產業鏈的契合度與適應度。如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浙江省內唯一的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該專業作為浙江省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的核心專業,近5年“金平果”中國高職院校及專業競爭力排行榜中專業水平等級為五星。
二是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針對醫學、康復、護理、養老、健康管理等社會亟須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通過建立產業學院,設置訂單班、學徒制等方式,提升學生與企業匹配度。例如,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瞄準醫療器械行業需求,依托寧波前灣新區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優勢,攜手慈溪新海集團、慈溪醫工所,共同成立“前灣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學院”。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海曙區民政局共建全省首個養老專業校地合作訂單班,該班從2024級起招生,每年招20人,畢業后到該區統一安排的養老機構內就業。
三是加強區域內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培育康養特色產業專業集群。專業集群的建立,有助于打破學科間的壁壘,促進知識共享和協同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如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等10所在甬高校與6個區(縣、市)多個鄉村黨組織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寧波市鄉村振興高校聯盟,以聯盟為載體,系統打造寧波各鄉村的康養文旅、中醫藥種植等特色項目。
。ㄗ髡邌挝唬簩幉ù髮W科學技術學院)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