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百姓 關愛生活 中國寧波網新聞熱線:87100000 新華網長三角頻道4月30日報道:杭州灣跨海大橋5月1日將正式通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開通,承載了無盡的期待。浙江慈溪市市長徐華江昨日在上海表示,跨海大橋的貫通,不僅改變了杭州灣兩岸的交通格局,更給長三角特別是大橋南岸的慈溪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世界第一跨海長橋催生新區 一道杭州灣,讓寧波和上海遙遙相望了多少年。明明近在咫尺,但每一次交流和對話,卻得走上一段100多公里的彎路。 一橋飛架杭州灣,天塹變通途。2003年年底全面開工建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通車,穿越萬里海波的杭州灣跨海大橋使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縮短了120余公里。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巴音朝魯對此十分自豪:“這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跨海大橋,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偉大成果。這是寧波人民的驕傲、浙江人民的驕傲,也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必將載入中華民族橋梁建設的史冊。” 打破一“灣”之隔圓寧波人百年夢想,也許最直觀拉近的,便是原本血緣與風俗極為接近的上海與寧波,而更長遠的大橋背后的意義與任務,可謂“事關重大”。大橋建成通車后,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縮短120余公里,杭州灣區域路網布局將從“V”字形變為“A”字形,形成上海、杭州、寧波之間“兩小時交通圈”,寧波從長三角交通末梢一躍成為海陸交通樞紐和節點城市。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后止于寧波市慈溪水路灣,大橋南岸橋址邊是慈溪人民利用杭州灣海域長期淤積的泥沙圍墾而成的茫茫一片灘涂地。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規劃建設直接催生了杭州灣新區這座新城的迅速崛起。 在杭州灣跨海大橋正式立項開展相關前期工作時,杭州灣新區所在慈溪市就敏銳地察覺到這片鹽堿地將因大橋建設而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這片土地是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的第一站,是浙蘇滬三地交流中沿海大通道的節點,有著無可比擬的交通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而且,獨一無二的灘涂資源空間造就了獨特的發展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基于最大限度地接受上海的輻射、融入上海的經濟循環的考慮,經系列科學論證,作出了在杭州灣跨海大橋旁規劃建設杭州灣新區來迎接大橋經濟時代的決策。 世界第一跨海長橋就這樣和一座工業新城開始結緣。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沿海大通道交會處的杭州灣新區與大橋同步建設、同步成長,2001年11月26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的慈溪經濟開發區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橋旁拉開了建設帷幕;2005年6月,國務院批準在杭州灣新區內設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2005年9月,寧波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原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升格為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區(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寧波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被授權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和縣級社會行政管理職能,全面負責杭州灣新區的開發建設。 如果說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條東方巨龍,那么,大橋南側正在建設的杭州灣新區恰如一顆耀眼明珠,不僅是寧波市北接上海的門戶、對外開放的戰略平臺、發展大橋經濟的核心區,而且在浙江省融入長三角、建設環杭州灣產業帶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茫茫灘涂上創造新奇跡 驅車在杭州灣新區游弋,從十塘往南越過九塘,四通八達的馬路向遠處延伸,廠房在路旁林立,道路兩旁綠樹掩映,一向堅硬的鐵樹也在這片土地上隨風搖曳生姿,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優美的南國花園中,只有偶爾驚起的白鷺和低飛而過的海鷗提醒人們這里曾經是一片灘涂。 杭州灣新區北臨杭州灣開敞式海域,整個新區建于圍墾而成的海涂地上,圍墾的海涂地負荷承載率強,平整而開闊,非常適宜大規模開發建設。總規劃控制面積145公里的杭州灣新區,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建成后,將聚集50余萬人口,成為環杭州灣地區生態型現代化工業新城,寧波市北部經濟中心。開發建設分西部、中部、東部三大區塊分步推進,西部為城市綜合配套區(杭州灣現代服務休閑區和北部旅游休閑區),以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濕地公園建設為主,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中部為工業區塊,以發展先進制造業為主,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東部為預留發展區塊,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 開發伊始,杭州灣新區就立足高起點規劃,聘請全球著名的美國易道公司“世邦魏理仕”和世界知名地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為杭州灣新區發展策略研究顧問,并委托易道公司等研究機構和規劃部門對此區塊負責編制概念性總體規劃。規劃方案經各方專家系統論證認可后,杭州灣新區開始高強度地投入建設新區的基礎設施。至今,基礎設施累計投入36億元,中部工業區塊一期12.7平方公里區塊市政基礎設施全部建成,二期20平方公里區塊基礎設施配套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核心區域內“九橫八縱”骨干路網基本形成,達到“七通一平”標準,熱電廠、水廠等投入運行,中部工業區塊累計開發面積達35平方公里。 與新區高標準基礎設施齊肩的是,新區人利用獨特的區域優勢、交通優勢、空間資源優勢和一流的軟環境優勢開展強勢招商引資工作,在短短的六年時間累計引進吉利汽車、寧波無水港區、金田銅業、GQY液晶屏幕、慈能光電、賽特集成電路、永冠重工等內外資項目247個,總投資約340億;其中外資135個,合同利用外資11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6.84億美元, 2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2個。 優勢項目集聚讓杭州灣新區崛起于片荒蕪之地,快速走向繁榮,迅速成長為了一座工業新城,并初步打造成了長三角經濟圈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新區集聚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字號品牌雙冠王方太廚具、沁園集團和電熨斗制造“全球王”卓力電器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以及興業集團、新海股份等上市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等一批國字號金字招牌科研創意設計機構也在新區相繼落戶。 六年來,杭州灣新區工業經濟指標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目前,中部工業區塊已經集聚了260多家企業,171家企業開工,每10天就有一個項目開工和投產。產值超億元企業37家,超10億元企業5家,超20億元企業3家,基本形成了家電、電子信息、機械制造和零部件、化纖紡織等七大產業區塊。 工業項目的快速集聚并沒有讓杭州灣新區生態環境遭遇破壞。杭州灣新區成立之初就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及創建“綠色、生態、宜居型現代產業新城”目標,2005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認證,目前正在創建省級環保示范區和生態園區。整個杭州灣新區內,綠化、水域規劃面積近40%。 一座濱海工業新城已雛形初現!杭州灣新區走過了其它開發區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走過的發展歷程,已成為寧波發展大橋經濟的主要板塊。曾參與過深圳開發的杭州灣新區設計師對此也感嘆說:六年多時間崛起一座新城,這種速度為國內同類開發區中罕見,可稱“深圳速度”。 多方視野看新區 把杭州灣新區鍛造成寧波北接上海的門戶、對外開放的戰略平臺和發展大橋經濟的核心區,是寧波市委、市政府打好“橋牌”地重大決策部署之一。 春江水暖鴨先知!杭州灣新區從規劃建設后即成資本投資的熱土,在短短幾年時間就吸引了各方資本的關注,資本逐利特性可讓世人從不同視野不同角度解讀杭州灣新區的獨特魅力。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建軍所認為:跨海大橋合攏,將進一步推動生產要素在大橋兩端聚集,杭州灣新區橋頭堡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作為寧接軌上海第一站的杭州灣新區,這一優勢正越來越多在企業投資行為得到充分展現。世界物流巨頭——美國普洛斯公司落戶杭州灣新區就是被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所吸引的。該公司在對杭州灣新區實地考察后認為,在一個半小時的經濟圈中,同時擁有上海、杭州和寧波三大空港,寧波、上海兩大東方大港,是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的理想之地,當即決定斥資2675萬美元建設國際一流水準的物流和工業基地。與此相仿的是,寧波港集團聯合有關企業組建了寧波新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在杭州灣新區投資6億元人民幣實施無水港項目,作為北侖港口岸業務在慈溪的延伸。 近距離接受上海輻射和樂享新區相對便宜的商務成本等也讓眾多企業齊聚杭州灣新區。寧波新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新華把企業的研發和銷售中心搬到了上海松江區。跨海大橋建成后,“新海”可實現半小時研發配套、兩小時制造梯度配套。正是看中這一點,美國寶潔公司與新海電器達成協議,在杭州灣新區合作研發制造塑料噴霧器產品。而5年前到上海投資建廠的慈溪企業家胡建立,則又回來在杭州灣新區投資,生產高檔模具和數碼相機等。在他看來,在杭州灣新區投資,既可以利用相對便宜的土地和勞動力,又可以接軌上海,借助其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優勢。據慈溪市上海商會的統計數據,像這種一頭在上海、一頭在慈溪的“杠鈴形企業”,僅慈溪一地就有3000多家。 依借世界第一跨海長橋的知名度,因橋而建的杭州灣新區也快速走入各方的視野。杭州灣新區所處的區域是長三角最大的灘涂區域,近10年內可圍墾海涂5萬畝以上,后備土地資源豐富,而且,處于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市場經濟發育最成熟的地區,民營企業眾多,周邊區域內有7萬余家機制靈活的工商企業集群,產業配套齊全,產業鏈配套能力強、半徑短、成本低,產業聯動效應非常明顯。土地資源優勢、成熟的產業鏈配套優勢和成熟勞動力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投資的眼光聚焦在了杭州灣新區。 “世界500強”企業庫柏電氣有限公司牽手耐吉集團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05年,在中國遴選了14位戰略合作伙伴的庫柏電氣有限公司,最后將橄欖枝伸向了在杭州灣新區落戶的耐吉集團,并將全球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遷移至并購而成庫柏耐吉電器有限公司。“庫柏耐吉”中方代表對此如是解釋:“慈溪市是全國勞動力流入的熱點地區,擁有一支有較高素質的勞動力技工隊伍,最為重要的是,落戶杭州灣新區既能接軌上海,借助大上海的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優勢,還能背靠寧波民營企業眾多、產品配套半徑短的產業配套優勢。” 第一個搶攤杭州灣新區的外資企業——歐洲工業園董事長朱光然多次追加投資,目前總投資已達1.1億美元,涉及衛生潔具、五金制品等多個產業。他對杭州灣新區的軟環境特別欣賞:“杭州灣新區體制機制優勢明顯,外商投資審批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過程全方位服務、企業開工投產后經常性服務‘三個服務體系’,為廣大投資創業者提供‘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方位服務,我們感到方便。” 引領大橋經濟新時代 滄海桑田譜新曲,一張白紙繪新圖。短短六年的開發建設,杭州灣新區在一張灘涂白紙上繪出了濱海工業新城的雛形。完成一次創業的杭州灣新區又迎來了大橋開通,全面承接上海產業輻射和服務業轉移的歷史性機遇,唱響“二次創業、轉型發展”導向,朝著建設全國一流開發區目標邁進,以此來引領大橋經濟新時代,為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繼續領先發展提供戰略性支持。 作為寧波及環杭州灣地區對外開放的現行區、新興產業集聚區、體制創新試驗區、統籌發展示范區的杭州灣新區,正立足發展大橋經濟、用足用活大橋資源,著力打造新經濟平臺,全面啟動現代服務休閑區建設,以此推動杭州灣新區成為環杭州灣產業帶最具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區域,長三角乃至國內最有發展潛力和強勁活力的投資區塊之一。 杭州灣新區以打造新經濟平臺助推成為長三角較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承接新一輪的產業轉移。 今后,杭州灣新區將重點發展和培育汽車整車制造及其關鍵零部件、智能家電和電子信息、差別式化纖和新材料、重大裝備和醫療器械、新型能源和環保設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食品等六大未來發展支柱產業,嚴格執行《杭州灣新區工業投資項目準入管理辦法》等產業準入政策,以“招大、引強、選優”原則來引進項目,推動杭州灣新區產業轉型提升。 全世界許多跨海大橋的建成,必將帶動該大橋附近區域的興起。“以美國連接加利福尼亞和舊金山半島的金門大橋為例,橋的建成讓兩個地區的交通區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會吸引最頂尖的企業入駐,而且橋本身還會成為一處旅游景點。”正是基于這個判斷,因橋而建的杭州灣新區全面啟動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橋址西側27平方公里的“橋頭堡”區塊的開發建設,以建設職教科研創意基地和商務健身休閑中心為基本定位,規劃將此區塊建成一個集金融商貿、居住辦公、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服務休閑區,力爭成為長三角乃至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休閑商務區和聯動寧波、服務大上海的“地標新城”。 在杭州灣新區藍圖中,這一區塊將依托獨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一湖兩軸”獨特的城市景觀,成為寧波新的“城市客廳”。包括萬科、香港昌盛、蓋世理投資等幾十個國內外知名企業在聽到消息后都進行了實地考察。而號稱寧波最具投資嗅覺的雅戈爾集團的多名地產負責人,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表示可能會選擇該區域投資興建寧波最高端的一個住宅區。目前,一些商業地產、水上樂園、體檢保健中心、國際名品折扣店、會議中心、渡假酒店、體育運動公園和國際餐飲城等項目正洽談之中。已有總投資達8億元的慈溪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軟件學院、慈溪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留學生創業園)3個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長三角地區,尤其是環杭州灣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板塊。 在毗臨杭州灣現代服務休閑區的西側,一塊4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態濕地獲得了全球環境基金會(GEF)500萬美元的資助,目前正在建設東亞地區最大的濕地公園,進一步助推杭州灣現代服務休閑區建設。 可以預計,隨著各方投資的聚集,杭州灣新區將會以濱海新城的姿態聳立在大橋南岸。歷史賦予杭州灣新區創造新輝煌的機遇,她正振翅高飛,譜寫新的發展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