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寧海記者站周武軍 陳 勇)在手電筒生產大鎮寧海西店鎮,為這一產業配套的氧化鋁加工企業寧海靈峰氧化廠經過近兩個月時間的停產整治,近日又開始試生產。工廠投入40多萬元重新改造了廢水沉淀池、吸收塔等污水、廢氣處理設備,處理成本占到萬元產值的30%,對一家年產值只有四五百萬元的小企業來說,這次污染治理花了很大成本。
就在上個月,因在治理期限內廢氣、廢水達不到排放要求,開辦了13年的寧海深甽大理氧化廠主動履行處罰決定,自行關閉。而與此同時,處于同一區域內的其他3家影響周邊村民生活的氧化廠也收到了縣政府下達的責令關閉的行政處罰書。
去年下半年以來,圍繞生態建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該縣起草了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重拳砸向未經審批或污染源治理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到目前為止,共取締、關停污染企業77家,涉及造紙、鋁氧化、酸洗、小熔煉、電鍍、廢塑料造粒等行業。
今年7月初,對一些處理設備老化、處理效果不理想的污染企業,寧海縣作出了限期治理決定。這些企業涉及鋁制品、食品、鑄造業,企業總數41家。作為全國有名的文具、模具制造之鄉,當地大量企業需要電鍍加工。該縣專門規劃了占地100畝的環保工業園區,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廢水處理廠,統一治理電鍍污水。上月初,廢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據悉,到年底,全縣有生產許可證的13家電鍍企業都將搬遷到新廠區。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處理設備 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