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馮 軍 通訊員王偉霞)昨日,市政府下達了《關于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切實抓好2009年糧食生產的通知》,要求從現在開始,市、縣(市)區、鄉鎮三級聯動,根據省政府下達的糧食生產考核指標、水田面積和現有糧食生產規模、生產條件等,用3年時間在全市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80萬畝,其中市級40萬畝,同時出臺了2009年糧食生產7條扶持政策。
為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投入,市財政對功能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農田地力提升工程給予一次性每畝100元的補助,縣(市)區按1:1比例配套。在功能區內新成立的糧食生產服務組織,經營服務面積1000畝以上的每家給予2萬元補貼,經營服務面積5000畝以上的每家給予5萬元補貼,對實行全程托管式經營服務并按服務指導價標準收費的早、中晚稻每畝各給予80元的補貼,補貼資金由市和縣(市)區按各50%比例承擔,其中市與“南三縣”按7:3的比例承擔。同時,市財政科技經費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市級糧食功能區高產中心示范方的創建。
《通知》還對明年糧食生產作出了7條扶持政策:一是國家出臺的種糧農資綜合補貼和水稻、油菜良種補貼政策按國家規定執行,其中水稻、油菜良種補貼國家不足部分由市財政補足。二是將市定的種糧大戶直接補貼政策改為收購環節補貼,即按糧食部門實際訂單收購量,在收購價(含價外補貼)外,早稻每50公斤再補貼6元,中晚稻和小麥每50公斤再補貼4元,油菜籽每50公斤補貼10元。三是拋秧盤補貼保持不變,即普通秧盤每張補0.12元,機插軟盤每張補0.2元、硬盤每張2元,在供應環節直接降低價格。四是早晚稻繼續按今年的收購政策執行,其中早稻收購價格(含價外補貼)每50公斤不低于100元。五是全面開展水稻政策性保險,按省定政策調整水稻政策性保險保費財政補貼標準為90%,即中央和市財政承擔65%、縣級財政承擔25%、農戶負擔10%,其中“南三縣”中央和市財政承擔80%、縣級財政承擔10%、農戶負擔10%。六是市財政將對糧食功能區內的農機化服務組織、100畝以上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購置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植保機械、施肥機械、谷物烘干機、育秧流水線及配套農機具等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按購置價30%標準給予補貼,對購置插秧機給予40%至60%的補貼,進一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調動農民購買使用農機的積極性。七是對功能區外農戶參與統一育秧、統一機耕、統一機插、統一機收、統一植保等給予每畝60元補貼,對種植大小麥20畝以上且全程機械化作業的農戶,給予每畝20元的農機作業補貼。上述補貼資金由市和縣(市)區按各50%比例承擔,其中“南三縣”按7:3比例承擔。
738萬元糧食直補發放
本報訊(記者馮 軍 通訊員王旭偉)昨天,今年的738.62萬元市級種糧大戶直補資金發放到各縣(市)區。市農業局和市財政局聯合發文,要求各地盡快把這筆資金發到2876位種糧戶和4384位油菜及綠肥留種戶手中。市農業局將會同市財政局聯合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確保直補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戶。
據介紹,今年市財政對種植20畝以上早稻、5畝以上油菜及承租耕地100畝以上且全年種植水稻100畝以上的農戶,給予每畝20元的直接補貼;對綠肥留種的農戶每畝補貼50元。
據悉,我市連續5年對承包土地面積100畝以上,且全年累計水稻種植面積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每畝水稻補貼20元。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插秧機 保險 50元 6元 低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