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建議》提出“十二五”時期新型城市化要力爭新突破,城市輻射帶動和高端要素集聚功能顯著提升。這是鼓舞人心的重大目標。請問寧波如何進一步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著力提高城市發展的功能和品位?
答:城市功能決定城市發展的水平。從“城”“市”兩字看,人口集聚為“城”,要素流通為“市”,因此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核心在于通過城市空間的合理布局和城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人才、知識、技術、資本、信息、金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從而增強城市的競爭力。新型城市化的“新”,一言以蔽之,就是“新”在城市發展的路徑,比如不走“攤大餅”的老路,防止“城市病”的發展,堅持空間集約、功能集成、要素集聚,等等。
從我市城市化發展實際看,“十一五”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東擴、北聯、南統籌、中提升”區域發展戰略,扎實推進中心城區“八大功能、十大區塊”建設,城市戰略空間不斷拓展,城市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五路四橋”即將全面竣工,軌道一號線一期工程正在加快推進,軌道二號線一期工程將于明年開工建設,2009年寧波城市道路總里程達到1421公里,比2005年增長了38.36%;過江橋梁總里程達到7.7公里,比2005年增長了32.76%),城市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國際貿易展覽中心、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的功能初步形成,和義大道濱江休閑購物中心和寧波書城、月湖盛園等建成開業,梅山保稅港區首期正式封關運作,鎮海大宗生產資料交易中心開始運營,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等現代高端服務業加快發展,2009年寧波市區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達到50.35%,比2005年增加了6.75個百分點)。同時也要看到,與國內外先進城市相比,我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還有差距,對人才、知識、技術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還不夠強。
“十二五”時期,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現代化都市區的內外部條件十分有利。從外部環境看,國家積極實施長三角區域規劃、加快推進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省里明確提出要加快構筑寧波現代化都市區、帶動周邊縣市一體化發展,這將更好地推進寧波建設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從自身條件看,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后是城市化加速推進的黃金時期,尤其是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全面推進將深刻影響和改變城市的空間形態,可以預見今后一個時期必將是寧波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大好時機。因此,市委《建議》把推進新型城市化作為“十二五”發展的重大任務作出了明確部署,重點是優化都市區空間布局,完善城市綜合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在優化市域空間布局上,根據上位規劃、城市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一核兩翼多節點”(以中心城六區為核心、以北部余慈組團和南部奉化寧海象山組團為兩翼、以衛星城和中心鎮為節點)的網絡型都市區空間布局。在完善城市綜合功能上,提出要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發展布局,理順城市開發建設體制,提高中心城區的整體發展水平;立足現有城市功能區塊建設,強調要統籌推進“三江六岸”開發,增強中心城區的綜合服務功能;著眼拓展城市戰略空間,提出要加快寧波杭州灣新區開發建設,加強余姚、慈溪聯動發展,加快建設象山港生態型經濟港灣。在加強城市管理上,城市管理是寧波的“短腿”,因此《建議》對加強和改進城市管理進行了重點闡述,提出要從樹立以市民需求為導向的城市管理理念,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提高“數字城管”能力,推進老城區和城中村改造,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強交通管理等,切實改善城市居住環境。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上,重點提出了構建綜合運輸體系以及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的戰略舉措。當前,交通基礎設施是制約寧波城市集聚輻射功能提升和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的瓶頸因素。老百姓對城區日益加劇的交通擁擠問題反映十分強烈。為此,《建議》著重圍繞緩解城區交通瓶頸,提出要加快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建成“三縱兩橫”中心城區快速路網,推進主次干道和跨江通道建設,建成運營軌道交通一號線,基本建成軌道交通二號線,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后續線路開工建設;圍繞加強對外交通聯系,建成杭甬客運專線,規劃建設杭州灣跨海鐵路和甬金鐵路,實施機場擴建改造,等等。
問:寧波是海洋大市,不僅擁有國際著名的港口,而且擁有十分廣闊的海域。發展海洋經濟對于寧波來說,具有獨特的優勢。請問市委《建議》對“十二五”時期寧波海洋經濟的發展有哪些部署?
答:正如這位記者所說,寧波的海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我們常說,寧波是資源小市,這是就水、地、礦產資源等方面而言的。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東方、放眼蔚藍的大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相當于寧波陸地面積的遼闊海洋。我們陸地面積981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有9758平方公里。依托海洋,寧波擁有占浙江30%以上的港口岸線、20%左右的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34%的可圍灘涂資源。從海洋經濟的發展情況看,去年全市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500億元以上,是2005年的近2倍,年均遞增15%以上。特別是港口建設成效顯著,去年貨物吞吐量居國內大陸第二、全球第四,集裝箱吞吐量居國內大陸第五、全球第八。這些為下步海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條件。
“十二五”時期,寧波發展海洋經濟大有可為。特別是國家確定浙江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打造以寧波—舟山港臨近區域為核心區的“海上浙江”,這為我市加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建設海洋強市提供了重大歷史性機遇。《建議》明確提出,要依托大海大港的資源和民營經濟的活力,站在戰略高度審視和謀劃海洋經濟發展,抓緊做好建設國家發展海洋經濟示范省核心區域的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建設國際強港,促進海洋經濟跨越式發展。重點是:一要建設綜合性國際樞紐港,著力構筑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三位一體”的港口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寧波港由運輸港向貿易港的戰略性轉變。二要深化港航戰略合作,推動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建設浙江港口聯盟,進一步擴大省內外“無水港”的覆蓋面,著力打造帶動周邊地區、服務全省經濟、聯合中西部、連接海內外的戰略性開放門戶。三要加快建設長三角區域物流中心和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四要大力發展現代海洋產業,重點要在海水健康養殖、海洋生物、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實現新突破,同時加快發展濱海休閑、海洋文化節慶等海洋旅游業,加強海島海域資源綜合開發,不斷提高海洋經濟的貢獻率和帶動力。
編輯: 賴小惠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