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之一:社會保障性財政支出倍增
事例:本月15日,離異后帶著女兒生活的林女士,拿到了她的第一筆廉租住房補貼。“總共468元,夠我支付在苗圃路上租的這套老小區一室戶的租金了。”林女士說。而之所以有這筆補貼是因為今年3月份,林女士通過了審核,成為海曙區廉租住房的保障對象。
數據:本市廉租住房的保障面一直在擴大。去年上半年,市三區將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收入控制線,由此前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一年度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擴大至“低于60%”——這也讓林女士一家享受到了廉租住房保障。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廉租住房享受戶數969戶。
更多家庭被納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圍,這是寧波經濟一季報所體現的民生亮點之一。這些數據,同樣讓更多的寧波居民享受到了政府的關愛:當季,市里共向9萬名群眾發放基本生活價格補貼900余萬元;高齡老人補貼制度制定實施,每月不低于50元;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310元……
事實上,一季度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8.7億元,增長36.1%,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的支出同比大增了103.2%!
“亮點”之二:新產品新技術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事例:“我們原來釀酒時用的都是大缸,完全依靠人力,工人得先將生產原料一袋袋背進車間,然后再下料、攪拌。”鄞州益民酒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如此描述以前的生產工藝。而今天,該公司部分釀酒缸已經被淘汰,所有的鐵質釀酒爐換成了高6米多的不銹鋼釀酒爐;釀酒車間安裝了上千米的管道及輸送帶,所有釀酒原料實現管道輸送;包裝車間配備了貼標機,一個小時可以完成四五個工人一天的貼標簽工作量……“這些都是技改帶來的面貌改變。”該負責人說,他們公司至今已投入技改資金800多萬元,收獲是職工人數由原來的90多名降至60多名,而企業效益則增長了10%。
數據:鄞州益民酒業有限公司在技改上的大投入帶來好效益,可視作一季度寧波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據初步統計,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22.1億元,同比增長32.5%;工業技改投資71.2億元,增長20.7%。企業的投入,給寧波工業經濟帶來的變化是:創新能力逐步提高、產業結構繼續調整。統計顯示,一季度新產品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25.6%,新產品產值率為17.6%,創歷史新高。
“亮點”之三:民間資本扎堆涌入第三產業
事例:今年2月底,利時集團在杭州灣新區的首個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利時新江廈廣場破土動工。這是坐著亞洲塑料家用品行業“頭把交椅”的利時集團,實踐其“優二進三”戰略——不斷優化第二產業、積極進軍第三產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一季度,利時集團的商貿流通業銷售額已達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
數據:在寧波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速構筑現代都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等大背景下,民間資本扎堆涌入第三產業,是今年一季度寧波經濟頗引人關注的變化。統計顯示,一季度全市民間投資累計完成220.5億元,同比大增50.1%;其中,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完成152.5億元,同比增幅更是高達68.3%。
編輯: 賴小惠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