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昨天上午,“九十年光輝歷程看浙江”寧波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市委新聞發言人張松才向各級媒體介紹了寧波以“三思三創”引領“十二五”發展創新開局有關情況。
查處違反“四條禁令”機關工作人員100余人
“打擊機關干部‘庸’、‘懶’、‘散’,有什么具體措施嗎?‘四條禁令’究竟查處了多少人?”新華社記者的提問很犀利。
張松才介紹,目前我市“績效對賬”制度非常細致,全市機關工作人員都要通過績效周報的形式,在局域網上公開自己的工作去向、辦理事項和完成實績,進行記賬、亮賬、核賬,科學評定干部工作績效。
“四條禁令”是指全市近4萬名機關工作人員都簽下的一份執行承諾書。承諾內容包括不在工作日午餐飲酒,不在上班時間網上聊天、玩電腦游戲等。市效能辦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目前共查處違規機關工作人員100余人。
企業從“賺吆喝不賺錢”中找誤區找標桿
“我們比較關心‘三思三創’對寧波的產業和經濟有什么具體的影響呢?”這是一家財經類報紙記者的提問。
張松才舉了個例子,去年,寧海一家企業生產的瓦瓦祖拉“吹”進了世界杯,也著實火了一把,但遺憾的是,大熱的瓦瓦祖拉,并沒有讓生產廠家賺到多少錢。零售價最高100多元,出廠價卻只有2元,每只僅賺幾毛錢。“賺吆喝不賺錢”的原因是什么?企業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
“三思三創”活動開展之后,許多企業找誤區、認清自己劣勢;找標桿,學習先進技術;找路徑,打造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創業創新努力實現產業騰飛。
開展“三思三創”讓市民得到更多實惠
還有不少記者關心“三思三創”究竟給市民生活帶來什么實際好處?張松才介紹,我市著眼于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生態環境和醫療衛生等社會反響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效果顯著。
群眾關注較多的“斷頭路”,目前已打通一條,今年內將貫通22條,3年內打通59條;城市“禁燃區”正在逐步建立,計劃今年淘汰鍋爐154臺,3年內在劃定區域內全部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新農合醫療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我市將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和廉價藥物使用制度,并全部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努力讓群眾看病更有保障、更便捷,更少花錢。
東南商報記者 樊卓婧 見習記者 楊江
編輯: 賴小惠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