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兒童的發展全社會都很關注,請問我市婦聯組織在促進兒童發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謝謝您對兒童發展和婦聯組織的關注。
的確,兒童的發展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兒童在不同的發展領域,有不同部門具體負責主管和服務,那么婦聯組織在推動兒童發展進程中工作定位是怎樣的呢?
從自身群團組織的性質來講,婦聯組織依據婦聯章程開展兒童工作。1949年,中國婦女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章程》,在宗旨中提出“保護婦女權益及兒童福利”。1949年4月全國民主婦聯舉行第一屆第一次執委會,設立了婦女兒童福利部,康克清任第一任部長。之后的婦聯章程根據時代的發展都對兒童工作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如中國婦女第十次代表大會章程提出:參與有關婦女兒童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制定,推動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的實施。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向各級國家機關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要求并協助有關部門或單位查處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的行為,為受侵害的婦女兒童提供幫助。拓寬服務渠道,建設服務陣地,發展公益事業,壯大志愿者隊伍,為婦女兒童和家庭服務。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協調和推動社會各界為婦女兒童辦實事。
婦聯兒童工作的基本職能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維護兒童合法權益。
當前,我市婦聯組織積極承擔起參與兒童工作的社會協調監督和組織推動兒童發展規劃的監測評估工作,推動社會各方關心兒童的健康成長;宣傳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有關兒童工作的政策法規,依法維護兒童的合法權益;調查研究全市兒童的發展狀況與問題,幾年來圍繞留守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隔代教育現象、家長學校辦學模式、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親子關系等主題開展課題研究,提出建議對策,促進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以“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核心,每年圍繞不同的主題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關工作;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組建家庭教育專家庫,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知識,鞏固發展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的社會調查和研究,承擔全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的日常工作;參與打擊拐賣兒童、關愛流動留守兒童、開展“六一”兒童節宣傳慶祝活動等具體工作。
謝謝!
問:我的問題是關于流動留守兒童的,寧波是一個流動人口較多的城市,在流動兒童享受同城待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同時,寧波也存在一定數量的留守兒童,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謝謝,您提的問題很好,流動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
首先談一下流動兒童問題。近年來,隨著寧波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進入寧波,隨之而來的流動兒童的人數也飛速增長。據了解,每年因意外而發生傷亡事故的兒童中,流動兒童占多數;同樣,在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人員中,流動兒童也占了相當數量。切實保障流動兒童享受同城待遇,保障他們能夠健康成長,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是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密切關注的焦點工作之一。在剛才發布的兒童發展狀況內容中,已經提到了一些這方面的內容。具體來說:
在解決流動兒童上學難方面,寧波市政府于2007年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全面實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當地適齡兒童少年共同成長、就學環境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教師素質提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助學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規范管理等五項行動計劃。從2006年起,寧波對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逐步免除學雜費、借讀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使他們與本地學生一樣享受免費政策,使流動兒童享受免費讀書。我市已建立和實施了在甬外來人口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機制,到2010年全市共有25.36萬名外來人口子女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
在衛生保健方面,流動兒童保健覆蓋面擴大,流動兒童的免疫接種被統一納入我市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我市的流動兒童享有與本地兒童一樣的11種疫苗免費接種服務,去年,全市常規免疫共接種4375655針次,其中流動兒童2797695針次,占64%,兒童的全覆蓋免疫接種在全市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使相關傳染病發病顯著下降。
在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方面,婦聯、共青團、關工委、慈善組織紛紛發動社會力量愛心結對,捐款、捐物、捐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豐富流動兒童生活。如關工委以自身投入為主、社會力量參與為輔的出資方式,捐建了45個“愛心書庫”,所捐書籍大多是全國各優秀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圖書,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空間,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
在對流動兒童的安全保護方面,流動兒童普法教育率達90%以上,不少社區和企業開設四點鐘學校、“小候鳥快樂夏令營”等載體,幫助流動兒童在父母上班時有一個臨時的安全的家,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快樂成長。
再談一下留守兒童問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就業,導致眾多兒童留守農村,成為一個的特殊群體,根據市婦聯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我市留守兒童有5659名。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新形勢下,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對留守兒童來講,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大部分兒童實際上由祖輩負責監護,使他們普遍面臨著親情的缺失和安全上的隱患,對他們的學習教育、心理人格、社會行為等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一些侵害留守兒童權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我市社會各界都對留守兒童給予了很多關注,開展了結對、扶貧、心理幫扶等關愛活動,下面我主要談一下婦聯關愛留守兒童開展的工作:
1、了解實情、把握需求。對留守兒童(戶籍在寧波大市范圍內、年齡在18周歲以下、父母雙方連續外出務工數月或全年累計外出務工6個月以上的兒童)進行全面調查,逐個建立成長檔案。基本掌握全市留守兒童的數量、分布情況、學習狀況、家庭狀況、監管情況、發展需求,以及各地開展代理家長與留守兒童結對關愛行動的情況。
2、志愿服務、奉獻愛心。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關愛行動,發揮各類“巾幗志愿者”的作用,主動與留守兒童和家庭結成幫扶對子,經常到留守兒童家中走訪、探望,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一對一、手牽手地開展幫扶活動,如本月市婦聯開展的百名貧困留守兒童征集代理家長活動,組織代理家長做“留守兒童”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和成長的保護人,采取多種形式與“留守兒童”開展經常性的溝通,并與其老師、監護人進行交流,共同關心“留守兒童”成長。六一兒童節前夕開展“智慧兒童•共享藍天”寧波市社會各界關愛流動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3、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之家(俱樂部)等組織。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引導,深化對留守兒童的維權服務,對留守兒童開展安全防范教育,進行心理情緒疏導,切實加強對他們的人文關懷;經常組織他們參與各種內容健康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編輯: 賴小惠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