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施有力:“1235”工程
文化發展“1235”工程(以下簡稱“1235”工程)指的是我市在“十二五”期間要著力打造10個文化發展集聚區,培育20個重點文化品牌,建設30個重點文化項目,扶持50家重點文化企業。
實施“1235”工程是實現《規劃》目標和任務的重要抓手,《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建立以規劃為龍頭的項目生成機制,完善項目服務機制,強化項目建設和管理,形成不斷續建一批、新建一批、儲備一批的文化項目滾動發展良好局面。因此,在《規劃》編制的同時,啟動“1235”工程的編制,力求規劃在內容指導性和實際操作性上相統一,作為《規劃》的實施抓手。
實施“1235”工程是落實中央和省委對文化建設工作提出新要求的有力舉措。當前,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已成為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當今文化建設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動向,寧波文化發展機遇與挑戰同在,機遇大于挑戰。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創新引領,通過實施“1235”工程建設,充分發揮重點文化集聚區、重點文化品牌、重點文化項目和重點文化企業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促進“十二五”時期文化又好又快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
實施“1235”工程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有效載體。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市進入了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期,人們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人民群眾文化消費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特征更加明顯,人們求知、求樂、求美的愿望更加強烈,熱切呼喚更多高品位、高質量、高水準的優秀文化產品,期盼更加優質、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務。
通過實施“1235”工程,建成一批公共文化設施,著力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協調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加強文化產品供給,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過今后五年實施“1235”工程建設,建立和完善結構合理、發展均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形成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我市文化軟實力,推動我市文化跨越式發展。
五、保障有序:三個強化
《規劃》是“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寧波文化發展的行動綱領,是推進我市文化發展和安排重大項目建設的基本依據。
《規劃》對今后幾年我市文化建設在強化組織領導、強化項目支撐、強化機制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把文化改革發展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評價地區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堅持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宣傳部門協調指導、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落實、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推進文化發展的工作合力。
二是強化項目支撐。要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實施寧波市文化發展“1235”工程為抓手,推進一批大平臺、大項目建設。建立健全重大項目推進機制,科學編制年度文化項目建設計劃,分解落實任務目標。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完善項目生成培育機制,實行項目動態管理。
三是強化機制保障。要創新規劃的實施機制,綜合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將規劃落實到年度計劃和財政預算之中,確保文化發展規劃各項目標的實現。特別提出要對規劃中確定的約束性指標,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提高規劃的權威性和實施的強制力與約束力。
編輯: 莊伊嵐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