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昨天,住建部《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正式生效,社會力量將可以投資建設公租房,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望享受公租房的便利。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我市多年前就開始在政府主導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尤其是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目前已形成了多種開發形式。
《辦法》明確,公租房可以由政府投資,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寧波是全國較早開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保障房項目的城市之一,到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部分經驗。”市住建委相關人士指出,目前寧波主要有工業企業、民營開發企業、村集體或街道(鄉、鎮)三種投資建設形式。
為解決20多萬名外來工的居住困難問題,北侖區在政府主導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同時,積極探索引導工業企業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2011年專門出臺了《北侖區工業企業建造公共租賃住房辦法(試行)》,提供了“允許企業在自用存量土地上建造公租房”、“對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適度從寬掌握”、“區財政給予一定的開發建設補貼”等政策支持。政策出臺后,得到了大型工業企業的積極響應,寧波鋼鐵、申洲針織、海天集團等企業開展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相關項目已啟動。
鄞州區濱海工業園區的濱海社區就是由民營企業寧波滄?毓杉瘓F投資建設的保障房項目。該項目位于濱海投資創業中心,建筑面積為5.4萬平方米,宿舍1016套(公寓式套房90套),可供8000人居住,于2007年底建成,該項目完全由企業投資建設,土地實行出讓。目前,該企業還計劃在鄞州區望春工業園區進一步投資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建成后可容納4000人居住。
我市還較早在村集體或街道(鄉鎮)投資建設保障房方面作出探索。如奉化市力邦村保障房面積2萬余平方米,吸引約3000名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并實行居民自治管理;江北區甬江街道建成2.46萬平方米的梅堰社區,為轄區各企業近2000名外來工提供住宿。
寧波日報記者王嵐
編輯: 賴小惠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