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紀蔚陳醉
區委報道組章燕飛續大治
本報鄞州1月5日電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的西漕河,記者2013年跑了兩趟。四個月前,河水發臭發黑,污物遍布,鄉鎮黨委書記、鎮長被前來暗訪的寧波市委書記當場問責,面紅耳赤。四個月后,黑臭不見,清水漣漪,人工鋪設的水生植物正吸附著富營養物質。河里還多了一樣新式武器——“水中窨井”。這些窨井連接著一條埋在岸邊的集污管道,把岸邊鎮區百姓排往河道里的污水統一收集到污水處理廠。
姜山鎮黨委書記梅益進說,“埋設水下應急集污管網,為的是讓群眾早日看到清清河水。”不過,除了應急集污、清淤疏浚、生物修復這樣的應急措施,鎮里已經拿出了鎮區河道整治和污水管網的長遠規劃,啟動治本之舉。
腳步聲聲治水急,在鄞州區,治水已成頭等大事。眼下,正掀起了一場截污納管和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高潮。走進鄞西污水處理廠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土木工程已經完成,正在馬不停蹄地安裝調試設備,今后這里的污水經處理后能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日處理能力約17萬噸,集士港、橫街、古林等8個鎮鄉街道,總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的生產生活污水,將被關進“籠子”。
治水倒逼企業轉型。姜山是工業大鎮,企業“不治污則關、不轉型則死”。在寧波中和汽配公司拉絲車間,記者了解到,原先這里每清洗一噸鋼絲,需消耗硫酸13.6公斤,產生污水150公斤。飽受治水倒逼壓力的總經理鮑德夫痛下決心,研發出“無酸洗拉絲除銹機”。記者看到,生銹的鐵絲被關在密封的機器里,用特制的鐵刷子“干搓”,搓出來的鐵銹直接被吸到吸塵器里,不排放一點污水,每處理1噸鐵絲還能節約成本185元左右。
以治水為契機,謀劃轉型發展之路。走進鄞州飲用水源地橫溪鎮,清新空氣讓人為之一振。橫溪鎮眼下一邊毫不猶豫淘汰金屬鑄造等落后產業,培育電子設備、汽配等十家產值超1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一邊尋找山水休閑旅游發展新路子,正把全鎮作為一個整體打包申報3A級景區。現在,橫溪鎮每個周末能迎來2000多名游客。
目前,鄞州區已經啟動現代水利、生態環境兩大“百億工程”,治水投入力度空前。目標到2016年,城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在80%以上,城區主要河道水質100%達到Ⅲ類標準。
編輯: 李霞君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