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厲曉杭江北記者站吳紅波)上周,桃源社區居委會、桃源小區物業和業委會一行人將三面印有“人民衛士,造福業主”、“治堵先鋒,公仆楷模”和“治堵先行者,共創新秩序”的錦旗送到江北區交警大隊,感謝他們在近半年時間里付出的辛勞。
“消防車開不進、120急救車開不進”,原本為“燙手山芋”的桃源社區半年間大變樣:地面停車位從123個增加到301個;小區主要道路實施微循環,打通消防通道;交通改造硬件設施全部完工,門禁系統正式啟用……
桃源社區的變化,得益于江北在全區上下推行的“101”工作法。江北區交警大隊主動把難題攬上身,以城市治堵為切入點,將管理前移,全力破解老小區停車難。
100-1=0,這可理解為,100件事情,即使99件做好了,還有一件沒做好,群眾也是不滿意的。今年2月以來,江北在全區廣泛開展“尋找那個1”活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準最影響干群關系的、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工作中最突出的那個“1”,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解開民生“千千結”。
針對基層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江北結合實際制作了《“那個1”問題匯編》手冊,把查找到的區級和街道(鎮)、部門層面共計419個問題在全區亮相,制定整改措施,每位區管干部和科級干部至少認領一個項目。
江北區城管局針對群眾熱議的道路有坑洞、盲道被占用等管理難題,開展“六小十題”專項整治行動等;
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老大難問題,白沙街道下決心、花力氣破解了“日湖會”違法建筑拆除難題,中馬街道則解決了長期困擾群眾的新馬社區天然氣通氣難題。
直面民意,各級黨員干部進基層、到一線收集意見。黨員干部不僅面向機關、基層、企業等發放調查問卷、意見征集表等1.2萬份,還邀請基層群眾、服務對象、行業監督代表等進門提意見;利用群眾路線官方網站和微博、智慧黨建平臺、“微心通”公眾微信平臺等,實現網上實時互動,深入查找問題。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征集到意見建議4360條。
江北區黨員干部用真心付出贏得民心。截至目前,該區共落實民生實事項目396個,惠及群眾2萬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