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城市管理局和所屬的市供排水集團堅持關注民生、服務社會的理念,改革創新務實發展,推動城市供排水更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惠及群眾。建立了水源聯調、管網聯通,水廠聯供的科學化供水保障體系和集中管理、綜合治理、高效安全的規范化排水處理體系;形成了關注民生、服務社會、資源共享的一體化城鄉供水格局;打造了強化管理、提高效益、優化環境的全員化文明創建平臺;推行了制度健全、改革創新、講究效益的精細化企業管理模式;構筑了文明高效、便捷暢通、樹立品牌的現代化供排水服務網絡。寧波的生態引水、集約制水、智慧供水、科學排水、文化興水走在了全國前列。主要體現在:
一、供水方面
(一)全部引用優質水庫水。寧波市從長遠著眼,投資興建的大型引水工程發揮作用,使城市供水的原水來自白溪水庫、橫山水庫、亭下水庫、皎口水庫、周公宅等水庫,形成了多庫串聯、水系聯網、多種水源聯調的模式,優化配置水資源,保證了城市供水水源的優質、安全和可靠性,使寧波的4大水廠都用來自國標Ⅰ—Ⅱ優質原水的8個水庫來保障,而且從水庫到水廠都是采用封閉式的隧道、鋼管,使全市人民都喝上了優質的水庫水。
(二)節能環保科技含量高。目前,寧波城市供水中的東錢湖水廠、毛家坪水廠、北侖水廠、江東水廠分布在城市的各個區域,設計規模和供水范圍匹配、科學、合理,保證了各區域的供水水量、水質和水壓。特別是東錢湖水廠和毛家坪水廠都是建在海撥50多米的山崗上,利用地形高差直接向城市供水,應用了國內外先進的制水工藝,在節能、環保和生態中有所創新突破。這幾年,加快水廠技術改造,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改善反應、沉淀、過濾等制水處理效果,不僅保證了自來水出廠水的質量,而且節能環保,水廠污泥污水零排放。
(三)形成高速公路新模式。寧波城市供水管網按照“供水高速公路的模式”規劃建設,實現全市城鄉輸水連通。目前,寧波的自來水管道東到大榭島,北到鎮海九龍湖,南到鄞州西楊,西到慈城妙山,供水范圍進一步擴大,供水面積1260平方公里,大口徑管道已達3300多公里。按照“供水高速公路的模式”,在全國首創建成的寧波城市供水主干環狀管網繞城市一圈,各大水廠生產的水進入環網,提高了城市供水的統一快速調配能力,保證了整個中心城區供水的水質和水壓穩定。對陳舊管道進行更新改造,在350多個供水低壓區設置了智能加壓泵站,并應用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管網實時監測系統、管網巡檢搶修維修系統、推廣“帶水補漏”新技術和清泉熱線公益服務。同時,城鄉供水一體化強勢推進,150萬村民用水與城市居民同網同質同服務。
(四)改善居民水龍頭水質。寧波率先完成了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并在2006年推行了階梯水價,在優化公共服務、全民節約水資源方面走在全國同等城市的前列。寧波城市供水已從“安全用水”向“健康用水”轉變。近年來,重點進行老小區的供水管網改造,從2011年開始投資2.6億元,克難攻堅完成了近2000幢中高層住宅樓標準較低或年久老化的加壓泵、輸水管道、高低位水箱的全面改造,避免了二次污染,改善了居民水龍頭水的水質。
(五)綜合指標優于新國標。認真執行國家新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根據寧波地區原水保障能力和季節供水特點,嚴把供水質量關口。由于推行了工業清潔生產和搬遷淘汰污染企業、產品,嚴格規范污水排放和處理,各庫區封山育林、保護植被和水體凈化,保證了各水源地水質。采取了公司、水廠、車間三級水質管理體系,并建有國家水質監測網寧波監測站,引進使用先進的水質監測儀器設備進行106項的跟蹤檢查監測。在水庫引水口、水廠出廠管、城區輸水管道和居民區配置568個在線連續式水質檢測儀,24小時傳遞、分析、處理水質變化情況;在水庫取水口安放生物水質預警系統,并利用媒體及時公布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
(六)貫徹優水優用理念。積極貫徹市政府提出的“分質供水、優水優用”先進理念,集團所轄的工業供水公司,充分利用河網水資源,用以解決工業生產中一般工業用水,同時讓出相當一部分優質水源為居民生活、高端工業用水等使用,從而盡最大可能發揮各種水資源利用價值。工業供水公司姚江水廠日生產能力達50萬噸,以2015年為例,日均售水量為25萬多噸,比去年同期增幅30%以上。目前,集團已向鎮海區的鎮海煉化、鎮海電廠、鎮海熱電,北侖區的臺塑熱電、寧波鋼鐵等十多家大型工業企業供水,這為實現寧波供排水行業及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二、排水方面
(一)生活污水處理體系基本建成。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加快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步伐,先后建成南區污水處理廠、新周污水處理廠、北區污水處理廠、東錢湖旅游度假區污水截流工程、慈城污水截流工程、三江六岸污水截流工程等重要民生項目。集團管轄4座污水處理廠,75座雨污水泵站、752公里主干道路排水管網。污水日處理能力70萬噸,出水指標達到并優于國家排放標準,同時擁有再生水日生產能力16萬噸。目前,我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體系已基本建成,城市排水管網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不僅促使了水資源的再利用,更改善了我市的水環境。
(二)生態效應與日俱增。貫徹執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注重拓寬市民群眾監督渠道,在市城管局信息網、企業網站的顯要位置定期公布治污數據,提高工作透明度;不遺余力探索污泥處理工藝、方法,現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已達100%。并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污泥處置中心項目,采用國際最新污泥深度脫水技術,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60%以下,總重量比常規脫水的污泥下降50%。同時日處理能力100噸的污泥基質營養土項目現已投產,為解決“污泥圍城”邁出重要一步;為解決污水處理廠臭氣難題,集團秉承科技除臭理念,建設生物土壤除臭工程,切實將臭氣降解成無害、無味的無機分子,實現周邊居民零投訴。
三、重點民生工程方面
(一)改造升級應用膜技術。隨著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和給水設計規范要求的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供水安全性,決定對運行了60年的寧波第一座自來水廠——江東水廠脫胎換骨進行升級改造,并應用浸沒式超濾膜生產工藝。
2013年12月,寧波市發改委批復立項了“江東水廠改造工程”,并將該工程列為寧波市重點工程。設計規模為20萬噸/日,投資1.8億元。
這次改造的一大亮點就是將二期虹吸濾池改造為浸沒式膜濾池。超濾膜技術是近年來在國內外水處理中興起的新技術。它可以十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顆粒物質,特別是致病微生物,能夠去除水體中的細菌、病毒、致病原生物等。與常規自來水處理工藝相比,超濾膜技術更能確保自來水的水質安全性,并且具有經濟性、高效性和綠色環保等優點,出水水質更優于國家標準。這樣,寧波百姓可以喝到放心優質的“超濾水”。
除江東水廠外,日制水50萬噸的東錢湖水廠、日制水50萬噸的毛家坪水廠、日制水30萬噸的北侖水廠全都引用水庫原水、經過先進工藝凈化處理、通過城市大環網送到千家萬戶。
(二)污水處理出水指標再升級。作為2015年市政府首要民生實事的北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日處理10萬噸/日)及再生水回用(日生產能力6萬噸/)工程現已建成并通水調試。北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主要服務區域涉及江北、鎮海、海曙和高教園區等,服務面積近180平方公里,受益居民超過40萬,大大提升了城區水資源環境及節能減排能力。
與中心城區其他污水處理廠不同的是,北區污水處理廠經過深化處理后的污水,還要進入高效澄清池。高效澄清池與普通的澄清池相比較,不僅沉淀效果更好,而且用計算機模擬出一個高效的工藝流態,通過混凝、沉淀和過濾等程序,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BOD、氨氮等污染物,使凈化水質更優,從而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A標準,成為市區“頂尖”的污水處理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