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香港莊勝集團董事局主席周建和是典型的“三無人員”:沒有任何一張他個人的照片;沒有任何他發表的言論;沒有任何一個記者采訪過他。
2003年胡潤中國百富榜名單上,周建和以35億元名列第12位;在2005年胡潤中國百富榜上,他又以38億元名列第29位。
在這個形形色色的財富排行榜讓中國富豪“無所遁形”的時代里。周建和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實屬異類。
提起周建和他名下的產業,在業界卻幾乎無人不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其投資并經營的北京莊勝崇光百貨商場,此商場引進日本SOGO百貨集團管理模式,是北京市目前單店面積最大的百貨商場;其在香港銅鑼灣的崇光百貨商場,是香港業績最佳的百貨公司;在武漢,周建和除了開設有崇光百貨外,還通過收購香港德信控股51.05%的股份,從而獲得當地最知名的百貨商場——武漢廣場購物中心49%的股權……
企業迅猛的發展勢頭與周建和本人極其低調的作風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他為什么潛伏得如此之深?《英才》記者為此進行了調查。
經營之秘
周建和到底是如何從這一個個“陷阱”中跳出來的,外界仍然不得而知。
有人評價,“周建和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開了一家錯誤的店,結果卻賭贏了。”
北京莊勝是香港莊勝集團在內地機構的中心,是北京市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資房地產公司。莊勝最為人熟知的旗艦項目,是于1998年建成的北京崇光百貨,“崇光”這個日本品牌已有170年歷史,而莊勝擁有其在中國的惟一使用權,并在北京創造了“莊勝崇光商業新時代”。
莊勝的發展已經成為宣武區政府城市改造最重要的業績。而周建和鮮有的一次公開露面,就是在宣武區的一次城市發展的活動中,周在有關領導的授意下,代表香港投資者作了一次肯定投資環境的發言。
但周建和在內地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在北京、武漢、上海、湖南等地的投資,都曾遭受過種種磨難和非議。
在北京,總投資100億元的莊勝城,2004年底因拖延交房而被業主集體訴訟,成為當時北京最大的交房糾紛案;而莊勝集團在2005年底熱銷的“莊勝南館”商業地產項目,因為“售后反租”這種方式而受到質疑。2005年12月開始在網上流傳一篇帖子:《莊勝投資合算嗎》中,作者稱:“據從北京有關部門了解到,現在的南館以及后面的土地,已經被他們抵押出去,據說抵押了10個億,已經三年了,而且到本月16日就到了還賬的時間。”
關于莊勝集團資金鏈緊張的傳聞,在采訪中得到了側面的證實。據知名房地產行銷專家鄧智仁介紹,2003年非典時,他所擁有的北京信達行房地產顧問公司“連續六個月一毛錢都收不到”,周建和于是找上門來,并且答應注資信達行幫他渡過難關。后來,鄧智仁改變了想法,放棄了強弩之末的信達行,只身前往上海幫周建和做一個超大型地產項目。
上海的項目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下來。2005年7月,周建和又把鄧智仁請了回來,因為當時的莊勝二期麻煩不斷,經歷了很多風雨挫折,周急需鄧這樣的行銷高手“救場”。周建和開出的條件十分優越:除了正常的待遇外,還在完成任務后給予1200—4000萬的巨額獎金。但周建和要求完成的任務極其艱巨:單價要高(均價高達3萬多元/平方米)、總價要高(16-18個億)、速度要快(2006年7月要開業,只有一年的時間)。由此,可以看出周建和當時對資金的需求是頗為強烈的。
由于當年從北京“敗走”,又有周建和的“知遇之恩”,加之巨額的獎金刺激,鄧智仁決定北上,“為榮譽、為友誼、為金錢”而戰。經過2個月的策劃和準備,莊勝南館從2005年9月1日開始,短短3個月時間就完成6個多億的銷售,并且90%都是一次性付款。
但隨后,鄧智仁在銷售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向周建和提出辭職,說了7次周才真正相信。按鄧的說法,他在巨額獎金即將到手時離開,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真的在回報周建和的情義。當然,這5個多億的銷售現金,的確是對周的最好回報,大大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周建和的資金緊張,與他在其他地方投資受挫是密切相關的。在上海,莊勝集團從2003年初開始啟動了上海松江新城交通樞紐區。該項目包括一座城市鐵路交通樞紐、一座總面積47萬平方米的華南地區最大SHOPPINGMALL、一個占地面積38公頃的住宅小區組成,總投資約為150億。周建和當時力邀鄧智仁來參與的即是這個項目。但因為股東之間的意見不一致,作為最大股東的周建和,和另外一個股東、也是他的一個在上海的好朋友吵翻了,再加上其他原因,項目最后停頓下來,一直沒有起色。據稱,周在這個項目上已經投入了不少資金。
在武漢,莊勝集團與游子鄉集團于1999年合資成立了易盈公司,購買了游子鄉大廈B座商廈,隨后由莊勝集團單方出資1.2億元籌建武漢莊勝SOGO百貨商場,開始了雄心勃勃的全國擴張計劃。但事與愿違,2000年底武漢莊勝SOGO開業當日,竟然出現了數千群眾圍堵商場的場面。原來合作方——游子鄉集團借開發建設游子鄉大廈的名義,于1994—1998年間從事了長達4年的非法集資行為,非法集資達1.7億元,致使商場開業后被追討集資款的集資戶圍困,無法正常營業。到了2002年4月,莊勝公司占45%股份的易盈公司所合法擁有的物業被武漢市公安局作為游子鄉案件的證據予以扣押。
數年中,莊勝和武漢市政府一直處于膠著狀態。2003年9月,周建和通過莊勝集團全資子公司盛世投資收購了香港德信控股51.05%的股份,從而獲得武漢廣場購物中心49%的股權。據知情人透露,在收購后審計時突然發現了一筆高達1億多元的隱匿債務。為此事,記者曾向莊勝集團一位高層求證,這位高層稱:“武漢的損失已經彌補回來了”。至于周建和到底是如何從這一個個“陷阱”中跳出來的,外界仍然不得而知。
湖南的另外一位資本大佬劉虹出事之后,湘西州政府曾找到金六福的吳向東、新華聯的傅軍、還有莊勝集團的周建和等幾個湖南出生的大老板,想讓他們出面收購酒鬼酒。在接近周建和的人眼里,周的商業感覺特別敏銳,一下子抓住問題的要害和癥結,認為對方誠意不夠,觀念相對滯后,管理成本會很高,于是放棄了收購。
2005年6月和12月,周建和又分別以602萬美元和7088萬元收購了婁底市工程公司和大建煤礦。其中,大建煤礦掛牌起投價為6188萬元,周建和多付出將近1000萬,但仍被人指責為“侵奪國有資產”。接近周建和的人士透露,周為此很為惱火,將了另外一位婁底市老板一軍:現在把它轉讓給你,你要嗎?周對身邊的人稱,自己回家鄉來投資,根本就沒想著要賺多少錢。
發家之秘
有趣的是,集團取名“莊勝”,便有濃烈的股市味道。
周建和是如何發家的?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版本。
資料稱,周建和1963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鎮一個農民家庭。母親曾在鄉下的某所學校教書。周建和高中畢業后,便進入了當地的供銷社工作。
周建和的父親是雙峰縣農貿公司會計股股長,大約在1985年左右,周的父親要退休了,公司領導答應讓他三個孩子中的一個頂職。于是,周建和來到了縣里的農貿公司。該公司主要做再生資源回收以及一些農副產品的采銷。
在周的同事眼里,他是一個特別會和人打交道的人。年輕時就大度,和朋友出去吃飯時,只要他在場,即使借錢,也得他去埋單。
對周另外的評價就是思想前衛。1983年時,在這個觀念還特別保守的小縣城里,周就自己動手裁剪,成為縣里第一個穿上喇叭褲的人。而這也招惹來有些領導的看不慣,因為作風問題,對他進行過處分。
大約在1986年左右,不再安于現狀的周建和,停薪留職“跳下了海”。他先用公司給的一萬塊錢“安撫金”開了一家做服裝的小門面。在賺了一點兒小錢后,他又開始做兔毛生意。后來,他跑到廣州去做紡織品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的出口貿易,生意最后做到了香港、秘魯等地。并于1989年加入了秘魯國籍。
而據莊勝公司網站的資料稱:周建和于1990年1月回香港成立莊勝有限公司,組織國內生產物資出口至東南亞與歐美市場,他本人也取得了香港身份證;1992年11月,周建和應北京市赴港招商團的邀請,來北京成立莊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參與宣武門地段的舊城改造項目,負責開發宣武門外大街東側占地25公頃的地段。
可以看到,周建和從1986年左右下海,到1990年以外商的身份再回來,他第一桶金的累積是如此短暫而快速。關于第一桶金來源,記者聽到的有三種版本:一個是莊勝公司的正式說法,當時做的是對外貿易;另外在他家鄉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周建和當時在股市賺了一大筆錢。有趣的是,集團取名“莊勝”,便有濃烈的股市味道;最后還有一種比較尖銳的說法,認為莊勝集團還有其它不想為外人知道的業務。
這其間,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外界不得而知。低調之秘
他們憑借著一些正常的、超常的,甚至是非正常的手段避開風險走到了今天。
周建和低調,卻不小氣。和周建和很親近的朋友透露,他這幾年悄悄地做了很多公益事業,但從不愿意聲張,更不愿意留名。
經過《英才》記者查證,在去年的一份《婁底日報》上,有如此一段記載:“富有愛心和赤子情懷的周建和,致富始終不忘報效祖國,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和家鄉:他傾情為北京申奧成功、為七運會和湖南災區捐款500萬元;為婁底市、雙峰縣發展教育和文藝事業捐款近1000萬元;他主動為政府分憂、為企業解難,先后收購了市內兩家企業……”雙峰縣一所他捐助修建的體育館,本來要命名為“周建和體育館”,也被他制止了。
周建和的家鄉雙峰縣是全國有名的書畫之鄉,但一些書畫家在成名之前往往缺少資金舉辦畫展。已故花鳥畫家王憨山,到北京中央美術館來辦畫展,曾求助過周建和。周對他說:我不要你的畫,也不用掛我的名,你還差多少錢?我來出。后來贊助了4萬元。而婁底市雙峰縣一個叫曾彩初的老校長,周建和為他捐助了150萬辦畫展,并幫助出版《曾彩初藝文集》。
在婁底市廣播電視報上,曾有一位自稱是他老師的人,寫了一篇叫《商界驕子的文化情結》的文章夸獎周建和,但他對這種贊譽表現得很淡然。
也曾有傳言,周建和為北大法學院一次性捐助1000萬元,當時他周圍好多人勸他宣傳一下,同樣被他拒絕了。《英才》記者費盡力氣,才在北京大學新聞網上,查到發于2004年10月29日的一則消息。消息稱:“今年恰逢法學院百年院慶之際,在新法學樓建設的過程中,莊勝集團慷慨解囊,捐資1000萬元,體現了其對教育事業的熱心支持。”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向周建和頒贈了“北京大學捐資證書”,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向周建和頒贈了“北京大學杰出教育貢獻獎”銅牌。
對于周建和的這種超常低調,也流傳著兩種不同的看法:周建和的朋友認為,這是他性格如此,信奉多做事少說話的原則,從來不喜歡張揚。據說,周之所以收購家鄉的煤礦,是因為那里的生產技術含量太低、安全系數太低,他看了心痛,甚至花重金專門為此請來了中科院的兩位院士,以及一位全國煤炭的權威專家前去考察論證,證明瓦斯事故不是天災,完全是人禍,是可以控制的。他說,如果為了利,我完全不用來家鄉投資。
而周建和這位億萬富豪的樸素,也是出了名的。他住在宣武區一個平常的居民小區里,開的車也很一般。在夏天,他經常一個人穿著背心到街上的小店去吃面,因為反正沒有人認識他。鄧智仁有次“取笑”自己的老板:我住的房子比你強多了,你開的車也是我不會要的。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周建和的這種不張揚,可能是因為創業初期曾犯下過“原罪”,并且現有的地產和商場并不是莊勝集團最主要的收益,他在許多領域的發展情況其實不被外人了解。
不管是因為性格原因,還是因為避諱“原罪”,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周建和的確算得上是一位典型的“失語富豪”。并且,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一代民營企業家的縮影——他們出身低微,行事低調神秘,但又堅忍不拔和敢于闖蕩拼搏。在發展前進的道路上到處暗藏著陷阱,他們稍有不慎便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但他們憑借著一些正常的、超常的,甚至是非正常的手段避開風險走到了今天。
當然,隨著自己企業一天天社會化,他們的“失語”或“見不得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他們個人拒絕進步的表現。不管這是源于心虛或是個性的缺隙。
配料
莊勝集團產業地圖
根據莊勝提供的資料顯示,香港莊勝集團歷經15年探索,逐漸形成了以房地產、大型零售百貨、酒店三大產業板塊為核心,集國際貿易、信息科技、物業管理、地產中介、餐飲娛樂、建筑規劃與文化傳媒網絡等各項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國際企業集團。現在,莊勝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38家,遍及美國、日本、歐洲、南美洲、東南亞、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為投資核心。
自1992年進軍北京以來,該集團在北京地區的總資產逾50億元,凈資產30億元,未來總投資超過百億。該集團在北京地區擁有的知名企業或資產還有:北京莊勝廣場、北京莊勝崇光百貨、北京隆博廣場、紫金宮飯店、瀟湘會所和北京莊勝麗晶酒店。
莊勝(集團)發展節點
1990年1月,莊勝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這是一家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
1992年11月,在北京注冊了北京莊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項目當時為北京市最早的外商合資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
1998年6月24日,莊勝崇光百貨北京店隆重開業。莊勝與當時世界10大百貨管理集團之一、有170余年歷史的日本崇光株式會社(SOGO)進行合作,取得了其商標“SOGO”的使用權,并聘請了日本崇光百貨集團作為商場經營管理咨詢顧問。
2000年12月24日,武漢莊勝崇光百貨商場正式開業。
2003年度,北京莊勝崇光百貨商場實現零售額14.1億元,成為北京市和全國百貨業的領軍企業。
從2003年初開始,啟動了上海松江新城交通樞紐區。該項目包括一座城市鐵路交通樞紐、一座總面積47萬平方米的華南地區最大SHOPPINGMALL,一個占地面積38公頃的住宅小區組成。
從2003年起開始醞釀借殼上市計劃,9月完成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德信控股”。12月,“德信控股”正式更名為“莊勝百貨集團”。
2003年12月,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啟動。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60萬平方米。
2005年9月,正式開始莊勝南館的銷售,三個月內銷售額達到6個多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