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是怎么走到今天這種尷尬境地的?我認為主要是‘三大元兇’促成的,即競爭對手、媒體、外資。”7月21日,在蘇寧電器(002024.SZ)“上市兩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總裁孫為民作了上述設問。
行業進入大魚吃大魚時代
從競爭對手角度,孫為民分析道:“家電連鎖行業已從‘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進入‘大魚吃大魚’時期,永樂偏安上海,面臨并購風險是早晚的事。”
兩年來,永樂通過“中永通泰”聯盟進行了多起并購,在上海以外市場獲得一定擴張,但與國美、蘇寧比,全國一、二級市場布局仍然不力,至于三、四級市場,就更難以覆蓋,因此始終未能實現規模的超越。此外,百思買首店落戶上海,且借道五星開始謀取全國市場,永樂趕超第一集團的難度將再次加大,孫為民說。
“而且,目前上海之外的永樂門店幾乎沒有贏利。永樂與并購企業之間的管理體系沒真正融合,導致市場效應無法發揮。”孫為民解釋道。
孫為民認為,永樂的遲疑,決策不力,缺乏果斷也是導致公司現在困境的原因,這一點也值得蘇寧警惕。
黃光裕“媒體免疫力”比陳曉強
“永樂太擔心媒體輿論評價了。”孫為民表示。
面對輿論質疑,永樂太過猶豫,擔心企業的風險被媒體放大之后帶來不良效應。他評價說,陳曉對外界輿論的免疫力不如黃光裕,后者一直崇尚“商者無譽”,只要賺錢,可以不用顧慮什么手段,也不管什么輿論質疑。
“這種‘免疫力’是黃光裕生存的一大法寶。”孫為民強調說。
“對賭協議”是致命傷
“外國資本對國內家電連鎖企業來說,它只能是一種助推,不會長久。”孫為民表示,對于上市企業來說,一旦市盈率下降,外資可能會迅速棄你而去,追逐其他利益。永樂與摩根士丹利合作隱含了很多矛盾,這逼迫永樂一直設計解脫。
孫為民認為,永樂和摩根士丹利“對賭協議”是導致永樂陷入困境的最直接矛盾。此前,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者與永樂管理層約定,如果永樂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的凈利潤高于7.5億元人民幣,外資股東將向永樂管理層轉讓4697.38萬股永樂股份;如果凈利等于或低于6.75億元,永樂管理層將向外資股東轉讓4697.38萬股;如果凈利不高于6億元,永樂管理層向外資股東轉讓的股份最多將達到9394.76萬股。
而6月底,永樂公開承認,當初與大摩簽訂協議時預測過于樂觀,未來兩年,永樂贏利能力面臨著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