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收破爛”,人們就會想起衣衫襤褸的那些人。南方都市報說,佛山有位研究生伍禹華,看上了“收破爛”這一行,專門建立“佛山收廢網”。網站才開通一個月,他已接到10多單生意了。
研究生做這營生?他肯定就業受挫了。他肯定是忍受著別人的白眼和譏諷高唱著“風雨中我昂起頭……”一頭扎進收廢網———這里頭肯定有N多的意義。可惜稿子不長,于是我通過百度搜索到佛山收廢網,看后留下兩點深刻印象:一是有一家網站把這件事放在財經新聞欄目。二是伍禹華曾在接受采訪時說,行內人都知道,越出名的賺錢越少,反而不出名的新品賺錢。有些行業聽起來不好聽,大家不留意,往往這個行業有相當的利潤。
我真是頭頂冒汗!本想端著架子說點警世危言,卻發現人家伍禹華干得可歡了。或許他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是個新聞人物———我和馬云、張朝陽有區別嗎?
什么時候,當出現伍禹華這樣的人,我們不再一驚一乍的,或許這社會就真的進步了。
說起為什么會建“收破爛”網站,伍禹華說,今年春節前,他媽媽把家里的舊書報整理后要賣掉,但一位收廢品的婦女卻將原本30多斤的舊書報說成20斤重。伍禹華由此獲得啟發:“要不我來做收廢品,一定能夠做得更好,保證足斤足兩。”
隨后,伍禹華從網上查閱了收購廢品相關的資料,他明白收廢品行業還是環保事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節省外匯,資源循環再用,是一個很有發展的行業,于是上個月,他創辦起“佛山收廢網”。
伍禹華2000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后來他又在廣州外語外貿大學讀EMBA。他做過藥品直銷、辦過教育培訓,并且也有收成———買了房,買了車。所以說要做收購廢品,其太太很反對,兩人曾經多次發生爭執,但最后,他還是說服了太太。網站才開通一個月,他已接到10多單生意了。伍禹華認為,傳統方式忽視了廢品分揀,很多本來是資源產品也變成了低價的原料。在收購廢品中分揀是最有文章可做的,許多人就是通過分類法將不起眼的資源重組,重新找到了新的市場,不但有經濟效益,更有社會效益。
他告訴記者,他所建立的廢品收購網站直接面對使用電腦的人群,主要以寫字樓、院校為主,另外,通過網絡或者電話,市民可以預約收廢品服務,各個區域的收廢品工人根據預約記錄直接登門收集。他還表示,該收廢網站還打算推出免費捐贈項目,企業或者個人捐贈的廢品都會按其價值轉贈到希望工程等慈善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