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戴爾“換芯事件”正式得到法院的受理,一場原本應該及時處理和解決的危機事件卻讓戴爾與消費者最終對簿公堂。從事件演變的過程及以往戴爾在中國發生的多起危機事件來看,戴爾在中國的危機處理制度明顯存在弊端。
事件起因是,今年6月中旬一位購買戴爾Inspiron 640M筆記本電腦的消費者在一個筆記本交流論壇中發帖子,表示自己發現CPU背面的產品型號并不是當初下訂單時的T2300,而是T2300E。據悉,intel酷睿T2300比intel酷睿T2300E處理器多了一個虛擬技術的功能,而且兩者之間的價格相差30美元左右。
該消費者所發的帖子很快引起了購買戴爾同類型筆記本消費者的響應,記者從該論壇中發現,響應者已達數百名。
在此期間,戴爾公司的反應卻顯得比較被動,并未積極主動地解決危機。
戴爾方面一開始表示,出現“換芯事件”的原因是當時T2300處理器已被Intel公司停產,其產品空缺由T2300E頂替。戴爾在廣告及網頁宣傳上存在失誤,未將處理器及時標注為T2300E。但戴爾公司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其性能沒有差異,因此,戴爾公司只會向業界說明緣由,不會有其他的行動,也暫時不會考慮對消費者進行價格補差。
戴爾公司的反應自然引起消費者的不滿,全國各地有類似情況的消費者互相聯系,表達了共同起訴戴爾公司的愿望。各地的消費者協會也收到了相關的投訴。
隨后,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曾就“換芯門”事件,給上海和浙江兩地消協正式回函:“自英特爾公司于6月3日發布T2300E處理器后,戴爾公司進行相應過渡,從T2300過渡到T2300E。在咨詢英特爾公司后,英特爾公司告知戴爾公司,‘E’并不是處理器命名的必選項,因此戴爾公司對相應文檔沒有及時調整,戴爾公司對由此給消費者帶來了歧義和誤解深表歉意。”
隨著媒體的關注,戴爾“換芯事件”受到廣泛關注。據有關媒體報道,戴爾有關方面曾表示可以向相關消費者退款,并對媒體公開了退款的程序。但據記者了解,這并不是戴爾中國公司針對此款產品的公開召回及退款說明。而且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接受戴爾的退款,紛紛表示要戴爾公司退一賠一。
上海的消費者張敏以個人消費者的身份正式起訴戴爾公司涉嫌商業欺詐,要求戴爾公司退一賠一。7月26日,張敏的代理律師上海朝華律師事務所的馬建榮收到了盧灣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他訴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商業欺詐一案的立案通知書。
8月6日,馬建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戴爾公司應該收到了法院的通知書,按照程序,戴爾公司可以就此次案件出具答辯狀,但馬建榮表示目前并未看到戴爾有相關的舉動,也未看到戴爾公司就此事所做的任何官方正式回應。
馬建榮表示,他們還沒有收到具體開庭時間的法院通知書,案件具體審理情況還存在變數,例如戴爾公司有可能以涉及商業機密為由要求進行非公開審理等。
據悉,目前在上海讓馬建榮代理此類案件的消費者有20多人,馬建榮表示先在上海的幾個區縣進行起訴,看案件審理的情況再決定如何處理其他類似的案件。
不管案件如何審理,當戴爾與消費者一起站在法庭上的時候,戴爾實際上已經輸了。
|